實在閒得無聊,但又靜不下心好好唸書。
偶然亂翻金庸《鹿鼎記》,
看到以下文字:

康熙將尚可喜、吳三桂、耿精忠三道奏章,交給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巴泰,說道:「三藩上奏,懇求撤藩,該當如何,大家分別奏來。」……
衛周祚道:「聖上明鑒: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有人考據,那『佳』字乃『惟』字之誤,『惟兵不祥』,那更加說得明白了。老子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韋小寶暗暗納罕:「這老傢夥好大的膽子,在皇上跟前,居然老子長、老子短的。皇上卻也不生氣。」他可不知這老子是古時的聖人李耳,卻不是市井之徒的自稱。
(第37回,頁1534。遠流舊版的。)

不好意思,因為貓王之前才考我《老子》,
一時考證癖又發作。

今本《老子》31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查朱謙之《老子校釋》,
最早指出「佳」為「隹」字之誤,而「隹」即古「唯」字的,
應該是王念孫;阮元也有相同說法。
此應是金庸所本。
不過馬王堆帛書本《老子》只作「夫兵者,不祥之器」,
可知通行本的「佳」字本是衍文;
所以把「佳」解釋成「唯」也是迂曲啦。

好,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王念孫(1744~1832)、阮元(1764~1849)是乾、嘉時人,
不是康熙(1661~1722在位)朝的人;
因此當時應該不知道此一說法,
當然不會有上述對答。
換言之,這是一個bug。

可是,讀金庸確實長知識呀!
我的金庸全集是18年前買的;
聽說金庸全集新修版已經出了,好想買喔。
但,沒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