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偶爾翻閱《中國笑話大觀》,
看到其中完全收錄《笑典》6卷,清鐵舟寄庸編。
此書是抄錄史書子書中「微言鄙事」而成,
其實不太像一般笑話書;
方便之處,在於可以很快知道古人的趣事蠢事。

例如《三國志》部分:

「蜀記曰:譙周初見丞相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請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

譙周,蜀臣,
有打「三國志」或讀《演義》的人應該知道他,
就是常常跑出來說天象吉凶的傢伙,
之前也貼過他的頭像
這裡說,
譙周初次去見諸葛亮,不知是舉止非常白癡或是長相奇形怪狀,
左右人都在笑。
事後,部屬要求懲罰那些笑出來的人;
孔明說:
「算了吧,
連我都忍不住笑,更何況是其他人!」

原來孔明也有點幽默感啊。
但這不是重點;
要緊的是,到底譙周是怎麼了?
回頭翻檢《三國志》,其實也沒講。只說譙周:

「耽古篤學,家貧未嘗問產業,誦讀典籍,欣然獨笑,以忘寢食。」

此人只是好學,讀書的時候自己會笑出來,
如此而已啊。
所以是個書呆子?
但光是這樣就能讓諸葛亮忍不住笑,可見一定很厲害。

只是,「誦讀典籍,欣然獨笑」,
這不是我們常常會做的事嗎?
這…。

××××××

順便翻到《南史》部分:

「何尚之愛尚文義,老而不休。與太常顏延之少相好狎,二人並短小,尚之常謂延之為猿,延之目尚之為猴。同游太子西池,延之問路人云:『吾二人誰似猴?』路人指尚之為似。延之喜笑,路人曰:『彼似猴耳,君乃真猴。』」

何尚之和顏延之兩人都很矮小,
何說顏是猿,
顏則說何是猴。
有一次同行,抓到一個路人問:
「你說,我們兩個誰比較像猴子?」
路人說,何尚之比較像。
於是顏延之很高興。
但路人又對他說:
「他是像猴子,而你是真的猴子。」

這段故事以前看過,但是還是覺得很白癡。
但是,
正好前幾天在看《海賊王》,
所以腦海中立刻想到「蒙布朗‧庫力凱」,
和他的部下「打撈王人猿」和「海底探索王猩猩」

糟了,以後一讀到顏延之〈釋何衡陽達性論〉,
就會把他的臉想成猴子。
怎麼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