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這裡是不評論時事的,
畢竟這不合乎我的出世風格;
但是最近牽扯到「成語」的一些新聞,
讓我如鯁在喉,似乎不得不說說。
「成語」二字本來是指前人已有的文字或當時通行的語句。
例如《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
清朝的阮元(1764~1849)說:「『車馬衣裘』見《管子‧小匡》及《外傳》、《齊語》,是子路本用成語」;
阮元〈四六叢話後序〉也說:「趙宋初造,鼎臣大年,猶沿唐舊,歐蘇王宋,始脫恆蹊。以氣行則機杼大變,驅成語則光景一新。」
二者用法相同。「成語」這個意思與現代的理解很不一樣。
所以本來使用「成語」是指直接引用他人或現有文字的意思。
現代所說的「成語」,好像跟古人所謂「典故」比較有關。
舉例說,《莊子》:「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這是現代「成語」「越俎代庖」的「典故」。
但是古人使用典故是比較寬鬆的;
如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
事實上就把莊子的原意顛倒過來用了。
而且,使用「典故」也不必拘泥於原文,
向秀〈思舊賦〉說「昔李斯之受罪兮,歎黃犬而長吟」,
李白〈行路難〉說「上蔡蒼鷹何足道」,
說的都是李斯的典故,但說法是可以自由變化的。
上述李斯的典故,現在變成語就是「東門黃犬」,
雖然已經很少人知道了。
查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於「成語」界定如下:
「一種語言中簡短有力的固定詞組,可作為句子的成分。形式不一,以四言為主。一般而言都有出處來源,與引申的比喻義,而非單純使用字面上意思。」
這樣說是沒錯啦,
前面說的「越俎代庖」即是一例,同出《莊子》的「井底之蛙」亦然。
而這些「成語」往往是對「典故」的概括,而不是原文原貌。
而現代對於成語的使用也是比較嚴格的,
「罄竹難書」再也不能隨便解釋,
只能說阿扁倒楣,誰叫他不是古人、不是嵇康呢!
現在的問題是:
「成語」以四言為主,但四言的語辭都是「成語」嗎?
「成語」一般都有出處來源,沒有典故的算不算「成語」?
我並不贊成「三隻小豬」是成語。這不必多說。
且看TVBS2007/01/27記者張嘉男的報導:
「大談用成語會讓人思想懶惰,是國文教育失敗的杜正勝,沒想到在這封致全國家長的一封信裡,劈頭的第一句就是:現在正是春暖花開、萬象更新的時節,而這「春暖花開」、「萬象更新」不都是成語?還有同樣在第一段的結尾,「闔家平安」、「事事順利」,這也都是成語。短短不到100個字的文章裡,就用了4個成語,這說的跟做的,似乎不太一致。」
哎喲喂呀。「春暖花開」、「萬象更新」是成語嗎?
答案應該很明顯。
不過無聊的我,還是上教育部成語點查查看,
結果發現這2個辭語跟「三隻小豬」一樣,都只收在「附錄」;
事實上,它們只是國語辭典裡的辭條,根本不是成語,
只是與成語典有連結而已。
更誇張的是,「闔家平安」、「事事順利」不但不是成語,
連辭典都查不到。(這是當然的,廢話。)
顯然,如果「三隻小豬」不是成語,這些也通通不是成語。
其實,這篇網誌開頭我說的「如鯁在喉」也不是成語。
我要說什麼?我要說的是:
1.「成語」與一般「辭語」之間的界限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2.教育部長搞不清楚,已經夠慘了;
最糟糕的是,罵他的人自己也搞不清楚。
簡直是狗咬狗一團亂,真是慘不忍睹。(聲明,這不是成語)
3.我們的國家還有希望嗎?
說到成語,順便講講「典故」好了。
同樣是TVBS,2007/01/26記者張嘉男的報導:
「只是部長自詡為胡適信徒,要大家少用成語典故,不過有學者指出,他為兒子所取的名字也是引經據典,『明夷』這2個字出自易經第36卦,『明』是指太陽,『夷』則是指平地,合起來是指太陽從平地升起。」
唉,錯了!
「明夷」卦坤(地)上離(火)下,象徵太陽隱沒入大地之下;
「明」,日也;「夷」,傷也,即是此意。
此是賢者處於亂世之象徵。故《易‧明夷》云:
「明夷,利艱貞。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周王文被紂王拘禁於羑里,箕子佯狂以逃避紂王的迫害,
易經以此作為「明入地中」、光明被黑暗損傷遮蔽的例子。
我們的大記者啊,完完全全弄錯了。
講到這裡,
不覺得我們的時代,真的是黑暗的時代嗎?
如果一個人耍寶,可以被眾人糾正,
那沒有什麼;
如果一個人丟臉,只會引發一堆人連鎖性的丟臉,
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這樣說來,不正是「明夷」嗎!
哀哉!哀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