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學時都讀過沈復的〈兒時記趣〉吧?
下面說的是原文有點成人的部分,嗯,小孩子不要看喔。

請先容我引一小段: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想起來了嗎?
這是他《浮生六記》卷2〈閑情記趣〉的第一段。
當然,想必各位一定想過:
「張目對日」會瞎吧。
更別說「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到底趣味在哪裡。
不過重點其實在此文的最後: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還沒還沒,其實還有下文:

「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姦不從也,古語云:『姦近殺』,蟲亦然耶?」

沈三白說:長大後想一想,
2隻蟲的打鬥應該是「圖姦不從」,也就是蟲世界的性犯罪事件。
所謂「姦近殺」是也。
想必這話太成人了,所以被國文課本刪掉了,哈哈。
還沒,下文還有:

「貪此生涯,卵(吳俗呼陽曰卵)為蚯蚓所哈,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此皆幼時閑情也。」

沈復愛蹲著玩,結果小XX被蚯蚓「哈」到氣,無法小便。
(類似說法我也聽過:對蛤蟆小便會尿不出來喔。)
解救方法是拿隻鴨來對著小XX哈氣。
結果呢,一時沒抓好,鴨作勢要咬他的小XX,
害沈先生「驚而大哭」。

這才是〈兒時記趣〉的真正趣味點吧。

今天在研究室發現一隻壁虎,
在桌子與牆壁間的隙縫探頭探腦的,
彷彿說:「這是我家,你是誰呢?」

而今天是這樣的下雨天,
回到宿舍後,覺得貓王說得很不錯,
這門口就是心靈的界限。
有可以遮風避雨的家真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