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換新元號「令和」了。

確實,有元號、或是年號可以換,

真的很有時代變遷的感覺。

 

該怎麼說呢

小時候讀文學史,課本說,

朝代的變遷不一定相應於文學發展的變遷;

我記得好像某年的研究所考試就考了這個,

「請舉出3個例子說明」。

簡直是送分題的感覺。

 

不,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

對我來說,

「平成」卻是正好相應於我從高一直到此刻的時期,

16歲到46歲的30年間,

也就是人生中央的這一段。

高中、大學、碩士班、博士班、世新教書、當兵、

再到現在的學校,

一切全部都發生在這段歲月裡。

在此之前,

大概是美好、快樂、不需要懂太多的童年;

在此之後,雖然還不知道,

但也許是一成一變、日復一日,

已經不能怎麼樣了,只能等待,

直到死去的晚年吧。

 

這樣說來,「平成」這段時間,

不正好就是我人生最核心的一段嗎

雖然回想起來,就像我一直說的,

也是日復一日,虛度光陰,沒做出什麼大事就是了。

 

於是,從「平成」變成「令和」,

突然就有一種告別青春和壯年、進入老年了,

的實感。

是這種感覺

 

「再見了!人生!再見!

 

××××××

 

插播,關於「令和」這個元號。

 

日本是新皇即位年中就改元,

和中國隔年改元不一樣。

但我不知道依據何在。

 

Google「令和」,

發現當初備選的還有「英弘」、「久化」、「廣至」、

「萬和」及「萬保」。

這樣看來,

「令和」真的比較好,其他的選項都太平庸了。

是說,

如果當初選擇「廣至」就好笑了,

一定會被當成小新的爸爸臭腳的「廣志」而笑翻。

 

據說西方國家一開始把「令和」理解為「命令和諧」,

想必是丟google翻譯跑出來的吧。

對我們這行的人來說,

當然一看到「令」想到的就是美好之意,

就像看到「教學知能研習」,

就會把「知能」自動讀成「智能」一樣。

不過世間的人當然不是這樣看的。

 

××××××

 

平成,

他的前段是泡沫時代,

我常都貼wink的歌,也貼過登美丘高校的舞。

 

至於他的後段,

在我的印象中,該說是不幸嗎

怎麼想到的只有乃木坂46…

 

但是中段,是在流行什麼呢

怎麼沒什麼印象了呢

 

××××××

 

於是我來點播一首平成初期的歌,「直到世界的盡頭」好了。

大家都知道,這是「灌籃高手」的片尾曲。

 

「為什麼,

唯有無法回去的時光,

卻是如此閃閃發光

 

已經疲倦的心也再次破碎。

 

虛幻不實的思緒,在這個悲劇的夜晚。

 

這也許,很適合當成回顧年輕歲月的歌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