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聞說,某小學一年級生被迫背80首詩詞,
引起家長抗議云云。

小時候背詩到底有沒有用?很難說。
這也要看用不用得上,「有用」的意義又如何界定。
還要看人看運氣:
金毛獅王謝遜逼張無忌背「七傷拳」口訣;
張無忌後來練了九陽真經,
到了那個境界,自然能懂七傷拳的拳理。
楊過逼陸無雙背「玉女真經」,
不曉得陸無雙後來搞懂沒有?

如果依思想史的情形來看,
小朋友小時候唸的孔孟老莊,大概砍掉重練比較多。
但這只是就思想史而言,
不能一概而論。

××××××

我手頭有一本大陸書《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是根據官定「古詩文背誦篇目」編的。
讓我驚訝的是,開頭第1首是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當然背的重點是最後2句。
可是問題是全詩的重點並不是勵志,
其實是「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人生的無常與短暫。
「少壯不努力」只是一個不知所措的說辭而已。
這跟〈古詩十九首〉一樣: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其實何曾是真的要「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只不過就是也不知道怎麼辦,
那就涼拌好了。
這種情形,
就跟前幾天的「烏龍派出所」一樣;
兩津勘吉因為不想寫報告,竟然開始打掃。
這只是焦慮。

所以某方面來說,小學生背這個嘛,
不過我個人是很贊成這種人生觀。
諸法皆空要從小教起。

××××××

《徒然草》真是好讀,百讀不厭。
大概也是因為作者兼好法師的人生觀。
第58段:

「生而為人,無如遁世為大佳事。
若一味貪墨是務,而不日進於菩提之境,則與畜類復何異耶?」

沒錯。
第20段:

「某捨世者云:
『余於此世已無羈絆可言,唯於節序之推移未能忘情耳!
余深韙其言。」

沒錯沒錯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