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末買的書已經寄到學校了。

這次入手的大多是原典,

其中有本《釋氏要覽》,看到最後「瞻病」類寫到「得病十緣」:

 

「佛說醫經云:一久坐,二食不節,三多憂愁,四疲極,五婬欲,六瞋恚。

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風(上風謂呵欠嚏嗽等),十制下風。」

 

意思是說,佛經講到有10種生病的原因。

16就不必多說,

後面說忍大便、忍小便,也就是憋屎、憋尿,也是生病的原因,

所以千萬不要忍。

這就真的很有良心了佛陀真是通情達理。

 

而「制上風」嘛,

也就硬憋住呵欠嚏嗽,說這樣也會生病,

所以也不要忍。

這就更通情達理了

所以,同學們上課呵欠連連,實在是不能苛責。

畢竟為了健康,要讓他們睡才好。

 

而最後的「制下風」呢,就更通情達理了

制下風者,硬憋住下面出來的空氣,

這就是放屁吧

根據他的說法,忍屁也是會生病的

所以儘量放出來吧

有屁就要放。

 

說起來,和之前貼過的《抱朴子》養生之說相似,

佛教道教都講到養生的技術啊。

只是讀到雖然讀到,

一句話,就是做不到而已。

而這一大半也是環境所致,沒辦法啊。

 

接著《釋氏要覽》又寫到「橫死九法」

 

「《僧祇律》云一知非饒益食而貪食,二不籌量食,三內未消更食,四強擿吐,

五已消欲出而強制,六食不隨病,七隨病不籌量,八懶服藥,九無智慧不能調心。」

 

意思是說

貪吃對健康沒幫助的食物、不控制食量、還沒消化又吃、

吃了強行催吐、已經想排便硬忍住、生病不控制飲食、

生病不控制食量、懶惰不肯吃藥、

沒有智慧不能調伏自己的心。

9項是橫死的原因啊。

 

看到這邊,不禁膽戰心驚。

其中「無智慧不能調心」可能特別重要;

最近深深覺得,

雖然自己講玄說佛那麼久了,

調伏自心的工夫真的非常差。

 

××××××

 

說到生病,今天陪我媽去醫院定期回診,

才知道她長期一直看的那位洪醫師,

下個月要轉任到高雄;

所以,今天的門診就是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我們都覺得有點不捨,

畢竟我媽受他照顧也20多年了。

「好像再也見不到一位老朋友了一樣。」

好醫生大概就像這樣吧。

 

當醫生真的是很辛苦。

人到中年,受到的醫療之恩漸漸變多,

感謝之餘,

也更覺得生老病死確實苦。

年輕時讀到佛說有生皆苦,其實都不能真正體會,

只有自己遇上了,

才算真的知道了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