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西方人而言,儀式也可能讓人感到迷信、愚蠢,或是笨拙,

就像初次約會(這當然是特別困難的儀式)。」

 

這當然是特別困難的儀式。

這當然是特別困難的儀式。

這當然是特別困難的儀式。

 

因為有點想笑,所以幫他重複3遍。

不過,我也覺得這是真的

難怪啊我一直覺得無比困難

(雖然我已經好久沒有約會了,但是這點似乎沒有澄清的價值。)

 

××××××

 

這個,是《佛法的健康心理學》說到「儀式」的意義時,

不知道為什麼作者突然在耍幽默。

總之,如果以念佛為例,作者的意思可以這樣解釋

 

念佛往生淨土=淨土宗原本的說法。

自心是淨土=禪宗的說法。

原型淨土=念佛、淨土都是心靈中原型的象徵語言。

 

這樣就能用當代理論賦予佛教「儀式」新的意義。

但是這個講法也有之前禪宗的基礎,所以聽來還蠻合理的。

 

正如之前所說,

這本書畢竟只是給一般人看的通俗書,

所以,像這些理論都只是偷偷帶入,

讀的時候必須想一下,自己幫他腦補各種理論連結,

像上面的表一樣。

這樣也是一種樂趣就是了。

 

××××××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

既然儀式有這樣重大的意義,

那麼,

身為大叔的我,也覺得初次約會「是特別困難的儀式」

這也就表示

 

××××××

 

年假也快結束了。

過年當然也是一種儀式,只是儀式性的意味越來越淡薄了,

也就是年味越來越沒了。

對很多人來說,過年變得只是一段出去玩的假期而已。

 

但是對我來講,這個儀式不可免啊。

就像耶誕節與跨年,全台灣儀式性的癲狂,

對我而言也就是地獄的12月結束的信號一樣。

而春節並不總是預告開學的,

今年是特別悲劇。

 

××××××

 

關於宗教儀式,

想起《憂鬱的熱帶》寫到儀式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轉移

 

「(緬甸)教士在同一間廳堂裡面生活、睡覺、進行宗教崇拜,

在祭壇前面的地面上擺放油膏罐子和私人菜瓶,

甚至毫不避諱的在閱讀課文中間休息時撫摸他們的學徒。」

 

最後一行,被我們系上的腐女看到的話,

又要掀起一陣騷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