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知道「含笑半步癲」吧?
星爺說了:

「沒有錯!而吃了含笑半步癲的朋友,
顧名思義絕對不能走半步路或是面露笑容,否則也會全身爆炸而死。」

「面露笑容」很容易理解。
但何謂「不能走半步路」呢?一步就一步,什麼半步?
大家都讀過的《荀子‧勸學》說:

「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

楊倞注:「半步曰蹞,蹞與跬同。」
《大戴禮記‧勸學》正作「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
所以呢,「半步」就是「蹞」或「跬」囉。
那什麼是「蹞」、「跬」?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說:

「跬,一舉足也。」

換言之,一腳踏出就是「蹞」或「跬」,也就是半步。

原來,現代人所說的「步」是以一腳踏出為一「步」,
計步器的計算方式就是這樣。
但在古人而言,這樣只是「蹞」或「跬」,只是半步,
所謂一「步」原是指左右兩腳都踏過才算。
簡單地說,
古人一步相當於現代人的兩步。

其實想想這也是當然的。
從字型來看,「步」是正反二「止」相疊,
而「止」即「趾」,本就是一個腳印的形狀;
那麼,
二「止」相疊的「步」就是兩個腳印了,
當然是要「一、二」踩兩個腳印才是一「步」。
這樣看來,籃球「走步」的定義反而是合於古義的。

所以含笑半步癲真的很厲害,
在我想清楚問題之前可能已經爆炸而死了。
不過以上所說,當然跟電影沒有關係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