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三表明,無論好歹也陪伴我過一生。
河邊的談情,纏綿的橋頂。如今變成腦海中的走馬燈。

既然你已經對我冷冰冰,我也未凍挽回你的情,
失敗是失敗,意志我真堅定。
好好來去找前程,腦海中的走馬燈,留戀什路用。」

上次在超級夜總會聽到「留戀什路用」這首歌。
啊,這是陳一郎的歌啊!

高中時,英文課有時候會到視聽教室去上。
那時候我們的教室在新北樓,
視聽教室就在樓下,也算是很方便。

因此常常到了教室,老師還沒來。
某次,我的某同學,突然就趁機走到前面,拿起麥克風,說:

「ㄟ各位同學,我先來唱一首『留戀什路用』~~」

然後就無伴奏清唱。真的是慘不忍睹。
但是年輕人嘛,血氣方剛嘛,
這樣一弄全班整個氣氛都起來了,大家紛紛鼓譟鼓掌。

我記得他後來好像有一次又唱了「紅燈碼頭」,
真的是陳一郎的忠實歌迷啊!

那應該是高二,印象中是夏天,所以大概是1990年吧。

××××××

現在聽來,陳一郎的歌都很簡單。
歌曲的結構只是「一唱三歎」,
不是我們說的那種一唱三歎,
而是,真的就同一段歌詞唱三遍而已。

好記好唱,加上歌詞濃濃的勞動者、漂泊者的印象,
現在一聽,就會回想起80年代的台灣。
當然是那個階級的台灣。

××××××

說到視聽教室,
我記得地理課不知道為何也常去,
而且,好像常常在看「八千里路雲和月」。
不是說年輕人血氣方剛嗎?
每次廣告回來,
全班不知為什麼就會跟著一起唱:

「八千里路~~~雲~~~和~~~月~~~」

地理老師,就是很久之前說的那位冷面笑匠,
和「馬沙」對戰的冷面笑匠,
此時也會忍不住微笑著轉頭來看大家。

現在想想,地理課看「八千里路雲和月」,
應該就是老師不想上課吧。

××××××

說起來,
當年只有視聽教室可以看錄影帶,當時還是VHS錄影帶的時代。
也只有視聽教室可以聽錄音,當時還是卡式錄音帶的時代。
哪像現在,就算是我們這種山裡的學校,
每間教室也都可以看影片聽音樂。
那是當年不能想像的。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當年,
想要拿起麥克風好好唱一首陳一郎的歌,
都必須在視聽教室這個舞台啊。

我還記得進了大學,發現普通大樓教室都有麥克風,
深感先進,覺得感動佩服不已。

「留戀什路用」看這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