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剛開學不久,在大四×愷的臉書上有一則動態,
大概是說:
在迎新活動上,老學長×愷問大一小學弟學妹:

「你們聽說『流星雨』嗎?」

結果小朋友們個個疑惑地問:

「『流星雨』?那是什麼?」

×愷覺得深深被傷害到了。
「流星雨」,就是當年F4唱的歌啊,
那是台灣偶像劇之祖–「流星花園」的主題曲,2001年;
所以距今也有13年了,
因此,小大一不知道也是合理的,
因而知道這首歌的人,
也已經是堂堂的老屁股了。
結果,這件事寫出來,
×愷不但沒有得到同情,反而被同學們無情地嘲笑。

但當時我看到了,只覺得憤憤不平!
搞什麼?
2001年?21世紀的歌?那就是當代歌曲啊!
這算什麼老歌?
於是我忍不住留言:

「哼、聽過『南屏晚鐘』嗎?」(鄙夷不屑)

於是這則留言猶如石沉大海,連被嘲笑也沒有;
因為,比起流星雨,
真的沒有人知道南屏晚鐘了。
我猜,
小朋友們連我這則留言到底是什麼意思,都大惑不解!

而南屏晚鐘真的也已經老到不可考了。
試著google看看,只知道大概是1960年左右的歌曲。
記得我小學左右,大概1970後半到80初,
這首歌紅過一段時間。
在只有3家電視台可以看的當時,幾乎天天聽得到。

其實啊,對我來說,大約1980是老歌與現代歌曲的界線。
想到這條線是劃在34年前,
還真的是很久之前。

對了,幾年前海綿寶寶蘇蕙×她們還在學校時,
當時有系卡,也就是系卡啦OK
海綿寶寶說要唱老歌「還珠格格」,
當時我也覺得這哪裡算是老歌。這一下子幾年也過去了。

××××××

上面這件事過了就算了,
但是前2天突然又讓我想起來。
為什麼呢?
我在研究室閒讀影印來的《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輯》某一冊,
讀到《五燈會元》選中曹洞宗「曹山本寂」語錄:

「師聞鐘聲,乃曰:『阿㖿!阿㖿!』僧問:『和尚作甚麼?』師曰:『打著我心。』僧無對。」

意思是:
某次,曹山大師聽到寺裡的鐘聲響起,就「哎喲、哎喲!」叫。
弟子問:「老師你在做什麼?」
曹山說:「這鐘聲打在我心裡啊。」
弟子無言以對。

看完之後,我不禁覺得,弟子「無對」,
一定是真的無言以對,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心裡一定和我一樣在想:這位老師到底是在幹嘛?
真的,
我常說禪宗的大師們都怪怪的,真是。

但也因為這件事,又想起這首「南屏晚鐘」: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只看到那樹搖風。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只聽到那南屏鐘。

南屏晚鐘,隨風飄送,它好像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
南屏晚鐘,隨風飄送,它好像是吹呀、吹醒我相思夢。

它吹醒了我的相思夢,相思有什麽用?
我走出了叢叢森林,又看到了夕陽紅。」

於是把這首歌找來聽。
此時是真的「打著我心」、「敲在我心坎中」。
三十幾年的時間,就這樣磋跎過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