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也是蠻白癡的;
同樣出自《經律異相》:

「山中有一佛圖。有一別房,中有惡鬼,喜來惱人。諸僧捨去。有客僧來,維那處分令住此房,而語之言:『此房有鬼戲來惱人。』客僧自以持戒力故,答言:『小鬼何所能為,我能伏之。』即入房住。」

大意是,山中有一寺,其中某間僧房鬧鬼。
外地來了一位僧人A,
主持寺務的師父就安排他去住在那裡;
A說:沒關係,我有持戒之力,不怕鬼。

「日將欲暮,更有僧來求覓住處。維那亦令在此房住,亦語有鬼。其人亦言:『我當伏之。』」

接著又來了外地僧B,
師父也安排他住鬼屋。
B也說,沒事,我能鎮伏鬼。

「時先入者,閉戶端坐待鬼不來。後來者,夜打門求入。先入者謂為是鬼,不為開戶。後者極力打門。在內道人以力拒之。外者得勝,排門得入。內者打之,外者亦極力熟打。至明旦相見,乃是故舊同學。道人各相愧謝。眾人雲集笑而怪之。」

A等了半天,鬼沒來。
B敲門要進房,A以為真的是鬼來了,不開門;
B也以為裡面是鬼,用力推門。
終於,B闖進房了,
一片黑暗中,A出力打鬼,B也出力打鬼,
直到天亮,才知道原來是認識的同學。
這件事變成眾僧的笑談。

看完這個故事,
我先是想了一下:它是要說明什麼呢?
也許,是維那師父知道這兩個人自恃持戒精嚴,生驕慢心,
所以故意整他們,
要他們反省吧?

然後找到原出處《大智度論》,
原來下面的小結論是:

「眾生亦如是,五眾無我、無人,空取相致鬥諍;若支解在地,但有骨肉,無人、無我。是故菩薩語眾生言:
『汝莫於根本空中鬥諍作罪,鬥諍故,人身尚不可得,何況值佛!』」

原來是講無我啊。
眾生無我,所以彼此爭論,只是「空中鬥諍」,
就像是不存在的鬼打不存在的鬼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
《經律異相》的編者故意把結論刪掉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

昨天拼了命,把本學期剩下幾次的通識課PPT做完了。
終於、終於,
通識真是害人不淺啊!

我常常也覺得,
整天做這些,好像在空中抓鬼一樣,
「若支解在地,但有骨肉,無人、無我。」
其實什麼都沒有,
真是很無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