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暫時是儒家。
《論語‧子罕》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的感歎很有創意嘛。
他說,從沒見過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

但是,這段話能不能解讀成孔子反對「好色」?
就像是電線桿上常看到的「神憎恨色情」?
這就是個問題了。
何晏的注說,孔子「疾時人薄於德而厚於色,故發此言。」
「薄於德」當然是孔子抓狂的事,但「厚於色」是不是也在發飆之列?
還是「好色」只是拿來襯托、對比「不好德」而已?

就像我也常被老媽唸:「你交女朋友有看書那麼認真就好了。」
是不是用功姑且不論;
但是,顯然這不是叫人不唸書整天把妹就好。
而是說:看書很重要,但把妹也一樣重要。

如果這樣想,那麼孔子就並不反對好色。
也許他是說:好色很重要,好德也一樣重要。

但如果是這樣,
這段聖人之言就很難向中、小學生,甚至大學生解釋。
「小朋友,你要像好色一樣好德喔。」
「那老師,請問應該怎樣好色才對呢?」
這話能說嗎!
可能下場會比莊國榮還慘。

言歸正傳。
說那麼多,其實是看到《今昔物語》卷16,裡面有一類故事很妙。
內容大同小異,大概是說:
某位富家千金姿容無雙,無奈父母雙亡,家道中落;
飢寒交迫的小姐誠心祈求觀音菩薩保佑,
於是遇到官家公子來借宿,成就美好姻緣。
可是說是東洋版的灰姑娘。

但問題是浪漫的情節也太白癡。我不敢打出來,請自己看。

「信奉清水寺觀音的女子蒙受利益」:



「殖規寺的觀音救助貧女」:



「這是怎麼回事!」妳才是怎麼回事啊!
真是讓人不知要怎麼笑才好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