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青梅酸,誘人折枝繁;
才女若青梅,酸色有人攀。」

《紫式部日記》的主人公紫式部,
也是《源式物語》的作者,才女中的才女;
上面這首和歌,是左大臣藤原道長寫來開她玩笑的。

太貼切啦,╳的,
哈哈哈。真的,才女有酸色啊!

說到酸色,就想到神童王戎的故事。
《世說‧雅量》: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路邊的李子結實累累,居然沒人摘,
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太苦太酸之故嘛;
我想,此中道理用來形容才女最適合不過了。

才女不是人人稱羨嗎!果然是有酸色!
所以藤原道長的歌寫得真是太好、太好了。
真是羨慕有詩才的人啊!

當然,「望梅止渴」的道理大家也都懂得,
真的沒辦法的時候也只能「忘梅止渴」一下;
再酸也有人吃,真是可憐。

紫式部的返歌如下:

「青梅無人折,怎知味若何?
未見來攀者,誰人譽酸色?」

看就知道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