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東西叫「學習悖論」,是柏拉圖的美諾篇說的,

大意是這樣:

 

人沒辦法學習。

首先,一個人不能研究他知道的東西,

因為他已經知道了,無須再研究;

但是,他也不能研究他不知道的東西,

因為,他不知道他要研究的是什麼。

 

聽起來好像很詭異。

但是,先不要管裡面可能的邏輯、或歧義問題,

總之,這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啊!

 

譬如說,換個方式講,就變成了「女朋友悖論」啦:

 

寬柏沒辦法找女朋友。

因為,如果他已經知道他的女朋友是誰,那就不用再找了;

但是,如果他不知道他的女朋友是誰,

那也無法知道要去哪裡才能找到她。

所以,

寬柏沒辦法找女朋友。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

 

××××××

 

我剛說啦,先不要深究這個悖論,

其實,從現實人生來看,這個悖論其實很有道理,

不是什麼悖論。

 

譬如說吧!

當我們是研究生的時候,不都為了找論文題目而煩惱過嗎?

但後來都是怎麼決定題目的?

其實,大多是偶然碰上而已。

要不是修課,讀了一些東西,覺得可以就做了,

要不然就是問老師,老師給個題目之類。

 

譬如說吧,像我自己,碩班的情形,是修了課,

讀了文本,覺得為什麼世人的解釋都不對呢!於是就寫了。

博班的情形,是當老師助理,去看日文文獻的時候,

覺得這裡好像是這樣才對吧!於是就試試看。

 

也就是說,其實,人啊,其實都是莫名其妙,

就決定研究題目的。

 

啊,大學之前的階段,也是這樣。

小朋友都不知道是思想史在做什麼,就來上課了,因為是必修啊。

這就跟小學生、中學生一樣嘛!

那時候,也是不知道數學在幹嘛,就學了。

 

所以,這樣看來,「學習悖論」蠻有道理的:

其實,

人不是因為知道而做,更不是因為不知道而做,

而是因為機緣巧合,而去做。

 

這就是人生啊。

 

××××××

 

所以,回到「女朋友悖論」也是一樣,

人,不是因為已經知道女朋友是誰才有女朋友,

也不是因為不知道女朋友是誰才有女朋友,

而是莫名其妙就有了女朋友。

 

同理,因此,沒有女朋友,也是一樣沒有理由的。

 

不過,以上純粹是舉例,我已經對這個問題無感了,阿彌陀佛。

 

前陣子,×希關心我的病情,

我說,我都罹癌了,愛情這種事就算了,不要耽誤別人了,

她有點感動地說:

 

「看不出來你是這麼有道德心的人」

 

但我又補充:

沒有啦,其實是不想死掉了之後,財產還被分走。

於是,

她的感動瞬間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