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已經過了。
昨天有一則「台灣燈會副燈,贔屭馱福好難唸」的新聞;
果然好難,
乍然見到我也不會唸。
「贔屭」這個東西,
其實就是韋小寶在五台山被胖頭陀抓走的時候,
隨口胡說石碑上寫著洪教主仙福永享,
那背著石碑的烏龜吧。

但是呢,最近我正好讀源義經的記載,
看到「判官贔屓」這個詞;
此書上說,判官贔屓就是源義經的別名。

但是,贔屓?贔屭?應該是同一個東西吧。
難道,
瀧澤秀明飾演的美少年源義經,其實真面目像烏龜?

還好,根據調查,
「贔屓」是應援、照顧的意思,
「判官贔屓」則是對弱者的同情、支持。
贔屓確實是從贔屭而來,
由負碑的龍龜衍生出支持之意;
而判官贔屓,
則是由同情曾任判官的義經衍生而來。

什麼啊。結果原來書上是亂寫的。

××××××

像這樣,
元宵節就在美少年與烏龜的探討中結束了。

晚上去三舅家吃飯。
上元的酒會,這也是每年固定的活動,
席間又是胡說八道亂喇賽,
但是這樣非常快樂。
「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盃,彈琴一曲,志願畢矣」,
大概就是這樣而已。

××××××

還有,今年特別無聊,
還去里長那邊領到花燈。
是一隻龍形的劍,會發光,
有三段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