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日旺體亦強,正印逢官本吉良,

英毅果斷聰明巧,來日功名亦高揚。」

 

你以為這是在講什麼

是我的命書上的批語。

在我爸爸留下來的舊文件看到這個,

據說是我出生時算命的結果。

 

看完,當然覺得好笑,

因為,

沒有一句是準的×!簡直不準到極點了!

果然世間的算命師,

都是為了讓父母開心而亂寫的。

 

啊,換個角度想,

就算現在跑去跟那個算命師理論(他還活著的話)

他可能也會這樣攤手

 

「啊、人客,不能怪我,

你的命本來好好的,是你自己要搞成這樣的嘛。」

 

接著拍拍我的肩膀。於是我只好氣沮了。

這麼說來,

是不是怪我囉

 

××××××

 

前週講到《世說》的〈術解〉、〈巧藝〉;

這些技術,很多是毫無用處的。

例如曹丕很會玩彈棋,大概是像彈珠的遊戲吧

而他「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

揮手帕就能玩。

但有人更厲害,用「箸葛巾角,低頭拂棋」,

低頭用頭巾甩就百發百中。

 

果然大家都說「這毫無意義啊

又如荀勖吃筍,

一吃就說「這一定是用『勞薪』煮的」,

果然,煮筍子的柴,是用舊車輪。

 

「這根本就劃錯重點啊

他應該是要說這筍子是哪裡出產的才對吧!

 

是沒錯。所以說魏晉人怪怪的。

要說譬喻的話,

就像你去學餐吃飯,

一嚐,就說「這個煮飯的瓦斯,是印尼進口的

或是你牽摩托車去加油,

一發動,就知道「這個是北海布蘭特原油」一樣

根本劃錯重點啊

 

好啦,重點來了

回到主題,由此觀之,

會不會算命師當年幫我算命的時候,

根本就是劃錯重點

所以才會寫下那種批語

 

說到這,想起我跟小朋友說的例子

魏晉人對各種才能的欣賞,

其實跟日本人有點像。

以前不是也有「電視冠軍」、「電視冠軍王」這種節目嗎

裡面雖然也有正經的比賽,

但是也有什麼疊撲克牌金字塔、骰子塔之類的比賽。

是沒錯啊,

就算把撲克牌疊上天又怎樣

 

印象最深刻的,

是站成「命」字形的持久賽。

像這樣

 

http://gazou.blueneo.jp/imgview723.html

 

站到幾十小時之後,艱苦獲勝,好感人啊。

沒錯,是又怎樣

但這就是術解、巧藝的精神啊。

 

那麼,話再次說回來,

我是不是根本搞錯人生的重點了

說不定當初要是往疊骰子界發展,

我早就功名亦高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