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就第一種天使盤問、詰問、質問他:

 

『喂!人!你沒見過第一種天使顯現在人間嗎?』

 

他答:『大德!我沒見過。』

 

閻羅王對他說:

 

『喂!人!你在人間沒見過已八十歲、

九十歲或一百歲的女人或男人嗎――

他們衰老、如椽木般彎曲而駝背,拄著拐杖顫抖而行,病弱、青春已逝,

牙齒斷裂,白髮,掉髮,禿頭,有縐紋,身體罹患斑痣?』

 

他答:『大德!我有見過。』

 

閻羅王對他說:

 

『喂!人!你當時聰慧、老練,卻沒想過:

「我也會衰老,躲不過衰老,那麼讓我以身、語、意行善」嗎?』

 

他答:『大德!我未能如此想。我放逸。』」

 

~~《巴利語佛經譯註增支部,三集,天使品,閻羅王經》

 

翻看此書,覺得:

啊!

佛典直接翻譯成現代語體的話,其實就應該是長這樣啊!

說起來,

感覺可能很像柏拉圖對話錄之類的喔,

其實是很「聊得開」的文體。

道安說經典原文「丁寧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

或許就是在說這個吧。

如此說來,

我們熟悉的佛經的語言風格,其實是很厲害的創造。

 

而且,「我放逸」這句話的感覺很奇特。

文法好像沒錯啊,但是中文的習慣好像不會這樣講。

但是,

如果「我放屁」可以說,為什麼不能說「我放逸」呢

 

在相應的漢譯《增壹阿含經‧善聚品》,

沒有「我放逸」這句話,

只是說「如是,大王!爾時,實不信之。

 

××××××

 

〈天使品〉中所說的三位天使,是指老、病、死。

這品前後的經典,

好幾部都特別關注這三件事。

(其實是當然的,因為這是「三集」都是關於「三」的教說。)

像是之前在噗浪引到的同品〈安逸經〉

 

「當我如此省思,年輕時對於年輕的陶醉便完全消逝。」

 

前面也是不厭其煩地一直說老了如何如何。

一路看下來,

身為中年大叔,會覺得真的好悲慘啊。

唉,但是現在就是在精疲力竭的放逸狀態啊。

此時,

覺得好想向閻羅王道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