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偶然在電視上轉到日劇「別在病房唸經」(?)。

看了一下才知道,主角急診室醫師照円,也是個和尚,

所以,「別在病房唸經」是這個意思啊。

 

總之,重點是,當時轉台看到這部戲,

正好是照円醫師去幼稚園向小孩們衛教的一幕;

他說:

 

「我們要像獨角的犀牛一樣,獨自生活喔!」

 

然後小朋友都一頭問號。

 

但是我一聽,這不就是之前查了一下,是10年前,

曾經貼過的南傳《經集》的〈犀角經〉嗎!

挑幾個偈來看看:

 

36

「為相交者有親愛,親愛從而眾苦生。

觀察所生諸禍患,應如犀牛任獨行。」

 

38

「對妻子有貪愛者,恰似茂竹互縛著。

如筍突出無附憑,應如犀牛任獨行。」

 

40

「朋友之間來與往,受邀遊行交話語。

不喜來往喜自由,應如犀牛任獨行。」

 

41

「朋友之間有戲樂,大愛生於妻子中。

嫌忌愛別離之苦,應如犀牛任獨行。」

 

也就是說,應該捨棄朋友、妻子;

有愛則有苦,無愛則無優,

所以「應如犀牛任獨行」,追求自由獨立的人生。

 

不過,到底跟幼稚園小朋友講這個是

 

後來呢,

為了安慰到絕症的病人和田先生,主角也說了〈犀角經〉;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人總是會死的,都有和家人分離的一天。

和田先生哭了,

他說,

身為醫療人員,你竟然敢對我這病人說我會死!

但是也只有你敢對我說出這種話。

 

××××××

 

然後和田又笑了。身為動物學者的他說:

佛陀一定沒看過白犀牛,

白犀牛會成群結隊,最多會有20隻左右一起行動啊。

 

是的,經文下文也說:

 

45-46

「若得聰明友共行,善住行者汝等得。

與彼克服諸危機,有愉快念應遊行。

 

若無聰明友共行,善住賢者汝等得。

如王征服捨國土,如犀牛任獨行。」

 

問題是,聰明賢友不易得吧。

重點是,佛陀在印度,哪會知道非洲的白犀牛啦。

 

××××××

 

雖然說,這部戲不就是在病房唸經嗎?

但是呢,

我覺得主角照円醫師還是對的。

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理解。

「如犀牛任獨行」不只是應然,

而且是人生的實然啊。

 

不然,現在我在幹嘛?

貼〈犀角經〉到現在都10年了,

不是一直都「如犀牛任獨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