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出美索不達米亞的學生習字作業後,
收到這樣的反應:

「楔形文字寫得很醜是什麼樣的概念,好難理解 XDD」
「有沒有寫得很好的和寫得很醜的可以對照一下XD」

沒有!
但是我可以說明,真的!寫楔形文字一定有美醜之別。

事情是發生在前兩年。
當時為了業績,我們辦了像是什麼讀書會(?)之類的東西,
正式名稱忘了,but計畫書好像還是我寫的。
總之讀上博簡〈孔子詩論〉。

(寫到這裡想起來,請檢索本網誌「魯蛇與巧克力傳情:〈孔子詩論〉」。)

當時見到ML老師的資料,有現代的古文字摹寫;
好像是用簽字筆隨便畫畫的嘛。
所以我脫口而出:

「好醜!」

ML大笑:

「來來,你說說看這是美還是醜!」

原來,這是某學界大老的摹寫…嘶,真是嚇死人。
當然一切都是我的問題!
因為我沒有古文字的知識,
因此覺得這些都長得差不多、也分不出書法的好壞。
若在專家眼中看來,就有差了。

從前當研究生的時候,
讀馬王堆帛書的論文,
也說那個抄手雖然粗心,但書法佳妙,一時轟動書法界。
那時我看來看去也覺得「阿不就差不多」。

所以,這說明了什麼呢?
美醜之別確實存在,
但是審美判斷,乃是文化傳統形塑的結果。
因此,
對於一個阿多仔來說,我的黑板板書寫得再爛再醜,
他也看不出來。
說來說去,
這還是集體想像的力量,
對於不在這個想像之中的人就沒差。

所以寫楔形文字一定有美醜之別,只是我也分不出來。

××××××

回到這本《人類大歷史》好了。
雖然作者是猶太人,但是總覺得他對佛教偷偷地情有獨鍾,
由篇幅可以看出來。
而且,後面有討論什麼是快樂的一章(竟然有這一章),
最後也提到佛教的想法。

「如果真是如此,我們過去對於快樂的歷史認知,就有可能都是錯的。或是,期望是否得到滿足、感受是否快活,都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問題在於人類是否瞭解自己。我們有什麼證據,證明今天的人比起遠古的採集者或中世紀的農民,更家瞭解自己呢?」

重要的不是得到快樂或避免痛苦。他的譬喻很好:

「就像有人已經在海灘上站了數十年,總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讓這些海水永遠留下來,同時又想躲開某些『壞的海浪』,希望這些海水永遠別靠近。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這個人站在海灘上徒勞無功,把自己累得幾近發瘋。最後終於氣力用盡,癱坐在海灘上,讓海浪就這樣自由來去。忽然發現,這樣多麼平靜啊!」

這所說的,其實就像是《南傳法句經》的觀念:

「由愛欲生憂,由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怖畏?」

無愛、也無佈,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
就只有平靜而已,這可能才是真的幸福。

這麼說來,是不是誰來寫本「中國快樂史」?
畢竟連「××觀的省察」這麼難寫的(不敢寫出來怕被老師罵)都可以寫了。

××××××

「遙遠的不丹,據說就在山的那邊。」
那裡的人很溫柔,是充滿愛的國家。
看著地圖,我思緒紛飛,
有一天,真想和你一起去看看。」

乃木坂46,遥かなるブータン,「遙遠的不丹」,
裡面有這樣的歌詞。
讀完「快樂」這一章,想到這個國家。
雖說被資本主義入侵之後,
據說他們已經不是那麼快樂了。

OK,
就算這個生活生式、價值觀也是一個集體想像的產物,
但是確實還是比較快樂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