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他尚未認識到,使自己獨立自主、有別於其他人是個人的任務。

一切集體的身分,如加入某些組織的成員成分、支持各式各樣的主義等等,都會影響這個任務的完成。

這種集體認同是瘸腿人的拐杖、膽怯者的護盾、懶惰者的溫床、不負責任者的保護所;卻又是窮人和弱者的庇護所、遇難海員的避風港、孤兒親愛的家、理想破滅的流浪者與疲憊不堪的朝聖者充滿希望的國土,迷途之羊的羊群與羊圈,提供成人成長乳汁的母親。…

儘管如此,一個人仍然必須走上通向更偉大王國的道路。在所有擺到他面前的服裝、生活上五花八門的形式與風尚習俗中,他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只好隻身前行,和自己為伴。…

在魔鬼的驅趕下,人終於跨過中間階段,真正進入『無人涉足、無人通行的區域』(《浮士德》第二部)」了,在這裡,沒有路標可指示方向,也沒有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個人的精神都有了更重要的意義,這不只是地位或社會規定的自我,它還是量度自身價值的尺度。」

~~《榮格自傳》

這種警句,不抄下來真的會睡不著覺。
真的,什麼組織、團體那類的碗糕,
「膽怯者的護盾、懶惰者的溫床」,
真是就是俗人的庸俗。

××××××

現在再來說說《榮格自傳》好了。
以自傳來說這本書真是難看,因為他根本不是自傳;
最方便的說法,
可以把他想成一個退休的老教授對你說教、或碎念,
而且是喋喋不休那種。
或者也可以說,
略去所有論證後,直接告訴你他的研究和看法。
所以我不相信幫中譯本寫推薦序那些大咖真的把他讀完了。
所以啊這,本書一直塞在我桌面邊緣,
想到才會拿起來翻。

但是榮格迷人處就是他的心理學具有目的性的概念,
而這個「個體化」的方向,正符合我個人的胃口啊。

××××××

與此無關,昨天買了桌機的外接喇叭,
富士通,499元。
終於結束聽音樂時只有一邊有聲音的慘劇了。

但是去買的時候,我想試試看音色音量,
那店員說,

「ㄟ…要試喔…要怎麼試?你手機裡有MP3嗎?」

我當然沒有啊!我只有智障型手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