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不是澎湖的美麗小島嗎?
但「吉貝」是什麼意思呢?

最近看書,發現《翻譯名義集》卷7云:
「劫波育,或言劫具,即木綿也,正言迦波羅。
此樹華名也,可以為布。」

類似的記載,見《四分律名義標釋》卷4:
「劫貝,或作吉貝,或云劫波育,即木綿也,或言劫波婆,正言迦波羅。
此譯云樹花,可以為布。」

這2本書是談佛經名詞翻譯的專書。
根據書上說法,
「吉貝」本是梵文字,或譯做劫波育、劫貝,
意思就是指「木綿」。
沒錯,也就是民歌「木棉道~我怎能忘了」的「木棉」。

《梁書‧諸夷傳》的「林邑國」﹙越南﹚部分也說:
「吉貝者,樹名也。其華成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以作布,
潔白與紵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織為斑布也。」

可知「吉貝」確實就是木綿,是可以織布的「樹花」。
讓人想起從前羅斯福路上,
一到夏天木棉花狂噴的情形。

但是,怪事來了,
《教育部國語辭典》卻這樣說:
「木棉。為馬來語kapok的音譯。
為木棉樹種子周圍的茸毛,色白質軟,可做枕頭和墊子的填充物,
也可當做絕緣材料。」

咦?不是梵文嗎?怎麼變成馬來語?
但是kapok的發音,
卻又和劫貝、吉貝的發音類似。
無論如何,「吉貝」確實是「木棉」之意,
只是究竟是梵文還是馬來文?它們有什麼關係?
越來越亂了。

查查萬能的google大神如何?

平埔夜祭
這是一個關於原住民文化的網站。
它說:
「台南縣東山鄉東河村,古地名稱『吉貝耍』。」
「吉貝耍是東河村古地名,平埔語『斑芝花』﹙即木棉花﹚的意思,
亦有一說是『好地方』的意思。」

「吉貝耍」也是「木棉花」的意思,
與上面所見「吉貝」是「木棉」的說法又不謀而合。
但是,前面說「吉貝」是梵文或馬來語,
在此「吉貝耍」又變成平埔族原住民語,真是見鬼了。
如果說一切只是巧合,那麼語音與語義的雙重巧合,
也真是太巧合了。

這其中,好像有什麼不可思議的陰謀,
感覺八大的靈異節目會找飛碟學會的江榮晃博士來說明,
大概又是什麼消失的古文明之類的。

那麼,到底澎湖的「吉貝」是什麼意思?
跟傳說中的澎湖海底沉城有關係嗎?

toMap動態地圖網
這個網站說:
「吉貝嶼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是吉貝嶼週邊暗礁島嶼形狀似「吉」而得名。
而另一個說法是「吉」是偏遠離島有貝塚存在的意思。」

靠北!
弄了半天,此「吉貝」與彼「吉貝」一點關係沒有。
哈哈哈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