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的推甄實在累死人,
實在是不想說了。這裡只想爆料2件事:

ML老師好可怕,把學生問到哭了。
一開始我也沒發現。
等到我問時,
那女生轉過頭來,一滴眼淚從下睫毛滑落,鼻頭紅紅的,
我實在是嚇到了。

中場休息時間,
我和ML老師播放之前說的「自掛東南枝」給Y老闆看。
一如所料,他一點感覺都沒有。

××××××

現在衡斷忙與不忙的標準,
一是寫網誌的空閒,二是讀閒書的空閒。
至於吃飯、電影、去哪裡玩之類,根本是不存在的幻想。

之前春假的時候還好有閒,
翻了翻胡亂買到的《後現代語境中的村上春樹》;
雖然只看了一半。
這麼說來,
這好像還是我第一次讀文學研究的書,還是當代文學;
因為非常外行,無從判斷優劣,
不過因為使用的理論我多少知道一些,覺得還蠻有趣的。

這本書的想法是,
村上的小說所做的是「自我的他者化」,
也就是說,
將「自我」投射或表現在「他者」上,反過來探討或觀照自我。
很容易讓人想到拉岡的鏡像理論吧。
雖然如此,但想想也蠻有道理的,有種「喔」的感覺。

不過,
讀著讀著,很自然地想到莊子:
莊子所謂的「自我」也是不清不楚的,
必須一層一層指出什麼不是自我,
才能反顯出他的自我界限何在。
這是上課時,講解勞思光「情意我」的痛苦經驗談。

總之書很有趣。
例如《聽風的歌》對語言的批評與反思:
主角「我」本來沉默寡言,
經過精神科醫師治療後,
突然滔滔不絕連說3個月,並且高燒40度不退,
退燒後才變成普通的少年;
「與其說少年時的主人公被治癒了,
不如說人這一個體存在在現代文明理性的光輝下受到扭曲,
變得失去了自我。」

但這樣解釋,
《列子》裡面「宋陽里華子中年病忘」不是也一樣嗎?
陽里華子被儒生治好後大怒,
因為「忘境」被破壞掉了。
原來這裡也是後現代主義的運用啊!

而且,「九品芝麻官」裡周星馳本來傻了,
後來被語言污染成為吵架王,也可說是後現代主義的反諷了。
這當然是我亂講的。



××××××

對了,口考的時候,遇到一位文筆非常華美雕飾的學生。
我問了,
她說,
「我不是有意識地要追求這種風格的,
而是它已經成為我自我的一部分了。」
非常有趣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