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我媽住院,前後8天,昨天終於回來了。

沒料到會這麼嚴重。

本來只是去做膀胱鏡輸尿管結石手術,預計3天。

做完後,醫師也說很順利啊,

還沒震他,結石自己就掉下來了,

還用小瓶子裝給我做紀念。

 

然而,手術回來後,人就一直發抖了。

原先說,這是半身麻醉的正常現象,沒關係。

但是,後來開始發燒,並且呼吸會喘。

 

等到隔天,就戴氧氣面罩、先打抗生素了。

而且,看看不行,又升級、再升級,升到最高階的氧氣面罩,

最後是「大氧15」,我聽他們這麼說。

 

推床去樓下做腹部超音波時,還特別帶2隻氧氣瓶,怕不夠用。

檢驗師一聽到「大氧15」,也是臉色一變,

說,好,立刻做。

我這外行人大概也知道這很嚴重。

 

幸好,血液中順利培養出細菌,是術後感染的敗血症。

還好用的抗生素對症。

但是,血氧一直很低、呼吸很喘。

這段時間,身上接了生理監視器,

一條是夾在手上測血氧濃度的,一條是貼在胸口測心跳的,

手上有2條點滴,

臉上戴氧氣面罩。

我必須一直看監視器上的數字,血氧濃度必須至少在95左右。

而心跳一直太快,在110左右。

 

幸好,經過幾天,數值慢慢變好了。

慢慢換了降階的氧氣面罩,看看可以,就再降一階。

心跳也慢慢降回去了。

 

之後精神也變好,醫師才說,可以拆掉那些線,下床走走試試看,

不過低階的氧氣管還是留著。

直到出院前一天,才全都拿掉。

 

××××××

 

入院的時候,護理師小姐聽說我媽80歲了,非常驚訝,

說看不出來啊。因為她頭髮有染。

反之,我看來真的很蒼老。

因為沒有頭髮。

 

於是,幾位護理師都亂掉了,

先是叫我媽「阿姨」,後來叫「阿嬤」,

一開始叫我「阿伯」,後來叫「大哥」。

 

聽說我媽是第一次住院,采宜護理師還跟她抱抱。

因為沒住過院、沒動過手術,老人家會怕。

不過我今年都住過3次院了,反而很熟悉流程,

真的是……

 

於是我媽後來就說,人生第一次住院,怎麼就這麼嚴重,差點沒命!

真的!我也覺得,住院真的是很痛苦的事。

 

而且,醫院的床好難睡!我媽後來一直抱怨,

說躺這邊也不對,躺那邊也不對。

我說,對啊,

所以你知道我之前開完刀躺在那邊多痛苦了,還2次。

 

而這次我是陪病,睡在旁邊的躺椅上。

那個也是好窄,好難睡。

而且,在窗邊的位置,真的好冷,

6晚上最冷那夜,我只好把外套穿著睡。

 

××××××

 

照顧病人真的不容易。

要注意生理監視器、要注意點滴是不是打完了。

要幫忙倒尿袋,紀錄尿量。

尿管拔掉後,要上廁所前必須幫忙拆掉各種線,提著點滴,

才能帶我媽去,

回來後,再把各種線都接回來。

可以喝水進食後,還要紀錄每次喝水、吃飯的重量。

 

直到最後兩天,佩蓉護理師才跟我說,蛤,現在已經可以不用紀錄了啊。

她說,他們都沒跟你講喔?好壞喔!

 

××××××

 

想再紀錄一下這次隔壁床的病友。

 

剛來時,住的是一位女士,他的先生來陪她。

她是血尿,來做膀胱鏡檢查的。

但看她臉色焦黃,氣色很不好。

後來聽說,跟我一樣是甲狀腺癌,而且也在洗腎。真的很辛苦。

她們夫妻幫了我媽很多,超感謝。

 

後來是一位阿姨,來開青光眼的,她的朋友來陪病。

這兩位,好像是老同學,把醫院當飯店住,

晚上又有好幾位加入,在這裡開同學會,食物買了一大堆。

 

之後是一位女士,陪病是她媽媽。

這位好像也很嚴重,是開完刀後,腹膜感染。

但她平日就在家自己用機器洗腹膜了,

不知道那叫什麼,腹膜透析嗎?

一天要用4包藥水洗。

於是病房也放滿了一箱一箱的藥水,每天洗。真的很辛苦。

 

她們家也很有意思,略帶89風格。

這位女士講話自帶大姐頭風範。

一大家人來探病,

她對著一位檳榔大哥說,你是來玩手機還是還看我的?

大哥說,我有看你啊!

 

說起來,臉色焦黃的女士,和大姐頭,他們的病症,

要是在古代,就是沒得醫了。

我媽的感染也是,幸好現代有抗生素。

 

生病真的很辛苦,很辛苦啊!

我自己住院那幾次就覺得很難受了。

這次,看了醫院的眾生相,仍然覺得難受。

除了青光眼阿姨之外,每位都過得很辛苦。

 

真的,可以的話,希望我剩下的人生,再也不要住院。

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想到就覺得難受。

 

××××××

 

但諷刺的是,卻是在醫院,才能放空,

就像是誰說的,住院,是人生的強迫暫停鍵,

只有在這時候,

才可以正正當當的,對人間各種俗事置之不理。

 

這次也是,我媽情形稍微穩定之後,我就比較沒事了。

於是,趁著在醫院這一週,

把《人工智能哲學15講》看完,這本書很有意思。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也幾乎快看完了,

還剩下10頁左右。

 

難道說,在紅塵的勞苦之間、和在醫院的病苦之間,

人,就只能在這小小的夾縫中求生存嗎?

實在是很累。

 

××××××

 

於是出院了。

一回家,我就忙著拿衣服去洗、去曬,拿垃圾去倒。

一整鍋菜頭湯,放了一個星期,都發霉了。

然後,

準備該來改期末考卷和作業了。

但是早上還要載妹妹去學校。

 

並且,我仍然很擔心,

希望我媽不要再出什麼事。

這次她元氣大傷,看來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了。

 

××××××

 

啊對了,有件事忘了說。

 

病友大姐頭的媽媽,也有年紀了。

我們要出院,跟她道別時,

她說:

 

「你好乖喔,男孩子來照顧媽媽。」

 

我愣了一下。

首先,已經是大叔,被叫男孩子,實在太奇怪了。

其次,

原來,世間一般的想法是,照顧病人,是女生的責任嗎?

一個中年男子,一週都在醫院陪家人,

是很特別的事嗎?

 

我自己,大概因為同溫層的關係,

從沒想過這種事。

世間的性別角色,果然還是和我有點距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bo 的頭像
    rubo

    rubo's blog2 2006.6.4~2013.9.3~2023.5.1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