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睡.jpg

 

 

禪宗有一個故事,網誌應該沒提過吧?

 

「一日(藥山惟儼)在石上坐次。

石頭(希遷)問曰:『汝在這裏作麼?』

曰:『一物不為。』

頭曰:『恁麼即閒坐也。』

曰:『若閒坐即為也。』

頭曰:『汝道不為,不為個甚麼?』

曰:『千聖亦不識。』」

 

這大概是說,

有一天,藥山坐著。

他的老師石頭就問:你在這裡幹嘛?

藥山說:沒幹嘛。

石頭說:還說沒幹嘛,你這就是在閒坐啊。

藥山:不是啦,閒坐就是有在幹嘛,但我真的沒在幹嘛,所以不是。

石頭說:好吧,那你說沒幹嘛,你沒幹嘛是要幹嘛?

藥山:這個,連佛也說不清楚。

 

這個,就是在說真的無所作為,也就是「沒幹嘛」。

如果有在閒坐,那就是還有目的、有所為了。

所以不是閒坐。

那能不能問沒幹嘛是要幹嘛?石頭老師這問的真陰險的。

這也不行啊!

沒幹嘛就是沒幹嘛,哪來的要幹嘛。

但是一說了,就好像有要幹嘛,所以不要說好了。

 

為什麼想到這個呢?

因為之前看完牛津的《意識》,

接著看同系列的《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嗎?》。

2本書都超有趣,因為,一直在思辨,

理論提出,又被否定,實在是完美的閒書。

《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嗎?》是在談自由意志問題,

不過角度和我之前讀的書路線都不太一樣。

總之,

從中世紀開始,人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方式,

都是以「決定――行為」這個模式出發的。

但是一切問題就卡在這裡。

(有點像在吵知行合一的感覺就是了。)

 

對啦,所以有沒有不從決定而來的行為?

問我的話――雖然沒人會問――當然是有啊!

上面藥山惟儼的「一物不為」就是啦。

不是為了要幹嘛而幹嘛,不就是嗎?

雖然,是需要修行才能做到。

其實《莊子》也說過:

 

「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

 

我每次都說,這真是讓人羨慕的境界。

有誰可以早上起床,都沒有行事曆的待辦事項?

太難了!

我們一般人,就算今天休息,明天之後,總是還有事要做啊。

真的沒有什麼事要做,不會了什麼而活,

如果是這樣,一定很快樂。

我的壓力病,一定就會改善啦。

 

就算不能「一切不為」,能夠「閒坐」也就不錯了。

通常,就算是坐在公園,

心裡也在為了明天而煩惱。

 

要是能不是因為「決定」而「行動」,行動也不是為了「結果」,

那就太好了。

 

××××××

 

說到這個,再順便說說最近很紅的「重啟人生」。

之前「想變成海膽壽司被一口吃掉」×綝一直跟我推這個。

「變成海膽壽司」正是重啟人生的梗。

阿,其實想要重啟人生、變成什麼,不就是有所為嗎?

最後主角轉生變成麻雀,不再在意能不能變成人,

這個結局真的是太正確了。

讚啦!

 

然後,一樣是關於轉生的事。

 

上次我說,唉,我好想現在就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對,這也是有所為,但是沒辦法,日子好辛苦啊。

結果,

腐女「白蛇」×穎留言問說,淨空法師說,

「極樂世界沒有女人,全是男子」,是真的嗎?

 

我說是真的。

但是我也說,「腐女不要太開心啦!」

 

「被發現了😂這個極樂世界聽起來好讚」

 

這真的是,這也是有有為,而且,目的太邪惡了。

 

同樣是腐女「蹦蹦」×鳳問說,「這樣我要怎麼去?」

 

沒辦法了,腐女去到極樂世界,會自動性轉啊。

 

是說這種事也不要問我,畢竟我「形象清新」,

這四個字,是ML主任對我說的。

是說,

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形象清新」。

 

補充:

上圖是「閒睡」,上次我去上課,×盉卻說還想在研究室睡覺。

下課回來,看到人怎麼睡成這樣,真的嚇一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