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

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

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當年意氣不肯傾,白髮如絲嘆何益。」

 

偶然讀到上面的李白〈前有樽酒行其一〉。

不禁苦笑,

難道,真的是有吸引力法則嗎

偏偏是我這種的人,就會不小心看到這樣的詩。

 

「當年意氣不肯傾,白髮如絲嘆何益。」

又是關於人生的悔恨啊。

而且,

人生呢,有事的時候就有事,

但是,彷彿就會在這樣可以停下來喝杯酒的時刻,

好,我只喝咖啡,

突然想到流光欺人,

並且開始想到人生的悔恨。

 

××××××

 

很抱歉想得有點遠。

在河合隼雄的書裡,看到也許不應該說是有趣的例子

 

「比方說走路,

我們自然地左右腳輪流踏,踏左腳的時候擺右手;

如果邊走路邊想這耶,就走不了路,

有些精神病患還真的有這種問題。」

 

他要說的是,人和其他動物不同,會想很多,

但是,要是每件事都這樣想很多的話,

就會什麼都做不成。

雖然完全不想也不行啊,這就是人生的難處。

 

這是真的

在成功嶺上時,就會發現有些人正是這樣,

沒事走路都好好的,

但是一開始學「1212」突然就同手同腳了。

軍歌比賽的時候,

某中隊排尾那人就這樣,我們在旁邊都笑歪了。

「鱉四與大頭蛋」裡頭有一集也是這樣,

他們兩個某天認真想尿尿,

但是突然就忘記怎麼尿了。

 

那麼,這和李白有什麼關係呢

 

我只是覺得,人生也是這樣。

在日子的推移中,

人必須不能想太多,事實上也根本不能認真思考每件事,

只能順著行事曆讓他自動跑下去;

就像走路時,讓兩手兩腳自己在背景執行一樣。

 

但是,就在學期結束,可以稍微停下來的時候,

就會發現,

怎麼回事

我到底都做了什麼呢

 

當然,這時候,最好就是不要再想了。

因為想也沒有用。

李白在這詩的〈其二〉不就這麼說嗎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