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有時候天真得可愛。
《徒然草》144段就有個栂尾上人的故事。
據載,
上人行經河畔,見有人在洗馬,頻呼:

「腳!腳!」

是叫他的愛馬把腳抬起來洗。
但是上人駐足,卻為之感動流淚:

「令人感動!此應是宿執開發之人,竟頻誦『阿字』!」

原來,阿字「あじ」是梵文第1字母,
阿字本不生,象徵宇宙的根本,
觀想此字,能得無生之妙旨。
上人把腳「あし」聽成阿字「あじ」了。
於是又問:

「這是誰家的馬?至為可敬!」
「乃府生殿之馬。」

上人更感動了:

「誠佳事也!阿字本不生,妙哉善緣!」

他又把「府生」聽成「不生」了。
這一切,
只是一場可愛的誤會。

雖然說上人有點傻呼呼的,
但是這很合理啊!
人一旦念茲在茲於一事,往往就會把事情往那邊想。
《鹿鼎記》裡的武獃少林寺澄觀大師,
也是這樣傻呼呼型的人物。

××××××

為何想起這個故事呢?
因為栂尾上人,
就是鐮倉時代的高僧明惠大師(1173-1232)。
最近,
在博客來看到河合隼雄的書:
《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
我一看,
這個人好熟悉啊,咦!不就是那個呆呆的上人嗎!
也就是說,
這本書是在研究明惠大師的夢啊!

在別的地方,河合隼雄說到:
研究明惠法師的夢,
讓他發現了佛教之中阿尼瑪的表現方式。
好像很有趣吧。
我也很想看看可愛的栂尾上人的潛意識世界。
不過,唉,好像沒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