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第39回,
寫到神山上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看過一遍少林寺「般若掌」的秘笈之後,
竟然能背誦,
甚至還當場口譯為梵文。

般若掌法的秘笈寫什麼?

「神山上人張開眼來,向哲羅星道:『師兄,那日你將般若掌的要訣念給我聽,我記得梵語是:因苦乃羅斯,不爾甘兒星,柯羅波基斯坦,兵那斯尼,伐爾不坦羅,翻成華語是:

如或長夜不安,心念紛飛,如何懾伏,乃練般若掌內功第一要義。…

神山又嘰哩咕嚕的說了一大篇梵語,說道:『這段梵文譯成華語,想必如此:

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塵,內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般若掌內功之要也。』」

這段文字,真不愧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般若掌」的秘要,
寫得真好,
般若思想畢竟空的意旨盡在其中,
空而復空,寂而復寂,難怪叫做般若掌。
上過思想史的小朋友,
應該會皺眉,說:「×!又來了!」

我國中的時候,曾經把這段話抄下來,
拿去問國文老師,
不過當然把「般若掌」字樣擦掉了,以免被抓包。
順便一提,
當年沒有網路、沒有電腦,當然沒有列印這種事。

老師有點驚訝:
「這是從哪裡看來的?」

但不愧是老師,面不改色唸了一遍,
然後解釋給我聽。
當時我還欠缺佛學的基本常識,只懂了個大意。
現在回想起來,
當初魏晉人不知道緣起自性空,
也只能從境界面去了解般若思想,
大概就像是這種情形吧。

所以當老師不容易。
而金庸也不是那麼容易讀的,到處藏有這種東西。

《指月錄》卷21,關於「天台國清寺師靜上座」的故事,
有云:

「時謂大靜上座:『嘗有人問:弟子每當夜坐,心念紛飛,未明攝伏之方。願垂示誨。』
師曰:『如或夜間安坐,心念紛飛。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枝,內不住定。二塗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

這段文字也見於各種燈錄。
原來,
「般若掌內功第一要義」就是從這邊抄出來的啊!
只是「還源之要道」變成「般若掌內功之要」了。
真是不簡單。

仔細想想,
要修練般若掌,先得弄懂諸法皆空的道理。
實在太辛苦了。
到少林寺習武之前,
可以不學好思想史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