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魚酥,接著再來說「阿給」。
是這樣的:文章轉到FB之後,
有人問「老師有沒有去吃魚丸阿」,有人問「學長有去吃阿給嗎」;
所以似乎有探討一下的必要。

先插一句不相干的。
自從FB盛行之後,無名好落寞噢。
連公廣的小朋友都不寫無名了,真落寞。

回到本文。
首先,我不喜歡吃「淡水魚丸」,因為裡面有包肉。
我認為,魚丸就應該是魚丸啊!
包了豬肉的魚丸,就不是魚丸了!
我不管。少囉嗦。

其次,說到阿給,
我一直疑惑的是,它好像是後來才「出現」的淡水名產。
雖經考證,阿給確實和魚酥一樣歷史悠久,
可是我小時候沒有吃阿給的記憶。
所以,
在我的人生中,阿給就只像是明天的繳費單,
不存在於過去。
而且,我覺得,好像也不太好吃。

就是這樣。
所以名產這種東西是純粹主觀主義的。
就像王老闆說的:

「不太吃魚穌,太油了。
不吃魚丸的我只吃可口魚丸湯哦。」

名產問題的真正本質就是任性,喜歡就好。

××××××

應該在準備工作的我,現在卻在寫無名,而且這篇好像會爆長。

這個7月非常非常的熱。
非常非常的不同。
以往這個月的晨間運動,只要大概6點起來,是不會熱的,
但一切都變了。

以往,
7月的太陽是刺熱,但猛烈之餘也有屈伸的餘地,
會有風。
到了8月,太陽則是停滯的,空氣會低沉下來,
只剩下地表的游絲還在晃動。
但這一年的7月都不同。
只是汗一直流一直流而已。

是,全台灣都有午後雷陣雨,只有陽明山下的我家不會下雨。
以往儘量不開冷氣的我家,這個月終於也忍不住了。

××××××

周日回外公老家,又是親友聚會。
這是我5舅的小女兒,讀高中的小表妹的故事。

她坐在電視前看超級星光大道,
5舅從旁邊走過。
表妹拍拍她老爸的手臂,然後指指自己的肩膀;
5舅立刻站到她背後,幫她按摩。

正好目擊的我立刻哈哈大笑。
5舅按完之後,有點不好意思地跟我說:

「沒辦法,從小習慣了。
你不知道,她睡覺前,要抓抓背、抓抓腳、抓抓腳底,還要抓屁股。
等到抓完,她已經睡到第18殿去了。」

當父親很辛苦啊,可是也很有趣。

因為沒人認識我表妹,所以寫出來也沒關係吧。
雖然本人說不要。

××××××

我5舅媽也有FB,這真是FB的全民時代。
但是她好像不太認真寫教育日誌,
所以由我幫忙。千萬不要以為我上面的記錄只是亂爆料。

因為這樣,
舅媽想寄別人的FB連結給我,
於是看了我的個人資料,寄了Email到我信箱。

收到信的時候,感覺很奇怪。
因為在FB上,這種事只要傳訊息就可以了啊。
這麼一想,
現在收信主要都是收學校公文了。
Email還是存在,
但漸漸有點古老的感覺。

而且連FB上的稱呼也變成「電郵」了,
向對岸看齊,
一個與記憶切割得很沒有感情的名詞。

PS.舅媽的回信:
「郵件?好古老的感覺?...屁咧…」

××××××

這篇真是冗長。
應該切成兩篇的。算了,我要去看期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