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天讀《大智度論》一卷,終於讀完1/3了。

看這本書好累,每一卷都很長。

還好他常常會講故事,遇到講故事的時候我就開心了,可以看很快。

 

但是這個故事,就讓我讀了傷心:

 

「如舍利弗弟子羅頻周比丘,持戒精進,

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

有同道者乞食持與,鳥即持去。

時舍利弗語目揵連:「汝大神力,守護此食,令彼得之!」

即時目連持食往與,始欲向口,變成為泥;

又舍利弗乞食持與,而口自合;

最後佛來,持食與之,以佛福德無量因緣故,令彼得食。

是比丘食已,心生歡喜,倍加信敬。

佛告比丘:『有為之法皆是苦相。』為說四諦,即時比丘漏盡意解,得阿羅漢道。有薄福眾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這是在說,有些眾生,因為業障太重,有福也不能享。

譬如,羅頻周比丘,明明很認真修行,

但是化緣就是化不到,7天沒得吃,快餓死了。

這人綏到什麼程度呢!

同伴拿食物給他,結果被鳥搶食;

目揵連有大神通,拿食物跟他,結果拿到嘴邊,食物變成泥巴;

舍利弗拿食物跟他,結果他嘴巴竟然就張不開。

最後,

還是佛陀出馬,親自給他餵食,一條命才活下來。

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福薄眾生」啊!

 

看完,立刻就想到我自己!是不是!

魯蛇之魯,就是這樣啊!

rubo,福薄,

所以,一生好像遇不到什麼好事;

或者說,別人會遇到好事,在我來說,只會從眼前流過。

 

××××××

 

再說,rubo福薄。

 

最近在yt上,看到一些對岸中國的老人悲歌。

算老人嗎?

有一位「老弟」,四十幾歲,就一面哭一邊感慨。

對,四十幾歲,我可以說他是老弟。

是說,四十幾歲看來就很老,

想不到這個年紀,竟然有外貌比我糙老的人啊。

 

他感慨什麼呢!

就是經濟不好,失業。

於是夜半一人,感慨自己忙了半生,中年一事無成。

接著,這位老弟竟然隨口吟詩: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但是,這是2個不同出處的句子啊,

這麼「有文化」,害我突然被嚇一跳。

 

是說,他講的,也正是我的心聲啊。

人,忙了半生,到底是做了什麼呢?

其實什麼也沒有啊。

 

說來,這不就很像羅頻周比丘嗎?

回想起來,雖然我也算努力地度過人生了,

但回頭看自己的手邊,還是什麼都沒有。

唉,人生啊。

 

而且,最近確實,常常感到人生的流速太快。

晚上睡覺前,就想到少年不重來。

大家都漸漸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bo 的頭像
    rubo

    rubo's blog2 2006.6.4~2013.9.3~2023.5.1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