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後面巷子,最近出了2件事。

 

一是,後巷3樓,那個顧人怨的鄰居,死了。

據說死在家中好幾天了,他朋友找不到人,才發現的。

也就是孤獨死。

這位先生,出了名的顧人怨,到處跟鄰居吵架。

他沒在工作,無妻無子,

據說是跟家裡說好不分財產,但其他兄弟要養他。

三不五時就換車,過著奢華的酒色生活,

還霸占了巷口當成停車位。

突然就死了。

 

二是,某天晚上,後面5樓,突然傳出男生的大吼聲,和女人的哭叫聲。

看來又是男女吵架、或者打架了。

這家就是三不五時就吵吵鬧鬧,只是這次,吼得特別大聲。

鄰居們都出來,聽事件的發展,很怕出人命。

還好,乒乒乓乓,又吵又摔,大概1小時後就安靜了。

應該沒發生刑案吧。

 

真的是感慨。

 

還好這2種,都不是我想過的生活啊!

 

還好,我沒結婚,

否則,大概就會像5樓那家那樣,整天吵鬧,說不定我早就被砍死了!

 

還好,我也不是追求物質生活的人,

不然像3樓那位那樣,

豪車還停在巷口,防塵罩蓋得好好的,人就已經沒了。

 

說到世間就是這樣,

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就是追求男女關係,組建家庭嗎?

於是就變成5樓事件。

不就是追求物質享受嗎?

於是就變成3樓事件。

 

是說,人沒有活出來的生活,根據定義,就是「陰影」。

也就是說,只是把自己厭惡的生活方式,

壓抑到深不見底的角落。

這麼說的話,我無意識裡,也不能說沒有那種糟糕的欲望吧。

不過,

總之,還好,這種糟糕的人生藍圖,

我讓他永不實現,確實是對的。

 

××××××

 

世間人都是這樣。

正好,讀到《大智度論》中,有修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的方法:

 

「眾生之罪,婬欲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

 

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搆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塚,人不向之。

 

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

 

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復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或雖富貴端政,而所行不善。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捉,引挽陵易。或見善心柔濡,便共輕陵踏蹴,不以理遇。若見持戒清淨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

 

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是不是!眾生一點都不可愛!

我說,龍樹菩薩寫《大智度論》,雖然講到四無量,也說慈悲眾生,

但是話鋒一轉,也會像這樣,

寫了一大篇,就只為了說,

眾生真的是很爛、很賤、很該死啊!

「眾生弊惡,無一可樂」,真的是,一點都不可愛!

但是菩薩還是要慈悲度眾生,真的是難為他了。

 

我也是覺得這樣啊!看到現實中的眾生,都覺得很討厭。

但是,只有去農禪寺當志工時,

覺得來上課的老人家們還蠻善良的。

 

不過,當然也有例外。

中午打齋時,有個老阿婆,竟然拿了塑膠袋,要裝走白飯。

師姐們跟他說不可以,

她還是自顧自地說「唉呀我就裝一些啦」。

 

真的,要實現菩薩行,而不去揍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bo 的頭像
    rubo

    rubo's blog2 2006.6.4~2013.9.3~2023.5.1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