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貼文,我看到好多人轉:

 

「所謂的拜金女,是透過結交上流社會,實現階級翻身的女性。

如果一個女性的經濟能力比你好,又願意出來跟你約會,其實拜金的是你。

你供應不起她的生活,卻想要享受她用金錢堆疊出來的美貌、氣質、教養、甚至是人脈,到底誰比較虛榮呢?」

 

對於這個觀點,我沒有意見。

但是,因為這個地方,說到拜金女、和拜金男。

於是,

讓我聯想到自己的人生觀,竟然、而且確實,是和大家不一樣的。

 

××××××

 

從哪裡說起?這樣好了。

 

某次,小朋友×瑜、×伶他們來探望我這老人。

吃飯中,說到我覺得各種工作啦、被審查、評鑑的事,真的很煩。

×瑜就說了一句:

 

「你看,啊你就是對自己沒信心啊。」

 

那天到底有沒有回答,我也忘了。

不過,要是有回答,我就會這樣說:

 

「你看,你這就是標準的外傾型、也就是外向型的人的想法啊!

面對外人的眼光,你們外向人在意的是:別人會怎麼看我?

要怎麼樣,才會得到正面肯定的評價?

 

但是,像我這種標準的內傾型、內向型的人,就不是這樣想。

別人怎麼看我,是肯定還是否定,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只要不要來干擾我就好了。

 

問題是,這些工作上的事,確實會干擾到我的平靜生活啊。

所以我在意的不是別人的眼光,

而是不喜歡別人來煩我。

 

真的要說的話,他人有什麼資格可以評價我?

是我在評價這個世界才對吧!」

 

這就是內傾人和外傾人的差異。

因為我是測出來96%極端內向的人,所以是這種人生觀。

 

這樣當然啦,很辛苦,因為,

我就是會覺得,整個世界、整天都很煩,都在沒事搞事。

譬如說,

學校為什麼那麼無聊,整天搞一大堆計畫,開一大堆會,

為什麼我一定要申請國科會(還好已經不用了嘿嘿)。

為什麼一定要投稿,然後被莫名其妙批評(還好我已經可以躺平了)。

 

所以,之前去看身心科時,醫生聽過我的抱怨,

也是準確地抓到我的苦惱啊。他那時候說:

 

「一般人通常都已經有某種程度的社會化,

但是你在這方面比較欠缺,所以你會感到對這些事有壓力。」

 

真的!所以我就對工作適應不良,只好開始吃抗焦慮的藥。

我覺得,後來得到癌症,一定也是壓力因素!

但是這也沒辦法,

我天性就是這樣。

 

××××××

 

先喝口水。

 

所以,在我這種極端內傾的人看來,

那些外傾的人,就是典型的膚淺;

但是,相反地,在他們看來,

我這種人,就是孤僻、難相處吧。

 

之前×熙問我,什麼叫「虛榮」。

我說,這是漢人文化的觀念啦!

因為不管儒、釋;道,

都認為自我心靈的探索和提昇,才是最重要的,

而世間的功業成就,不是沒意義,就是只是次要的。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內傾的文化。

 

但是,相反地,就像榮格說的,

美國那地方,就是一個外傾人的世界。

他們的理想典型,就是致富成名,

像是賈伯斯、馬斯克,

那種人才會是被崇拜的英雄。

但在東方文化看來,這就是「虛榮」。

 

不過,因為我是這種極端內傾的個性,

就會覺得,「虛榮」真的就是虛榮,就很膚淺。

 

在哲學上,有個術語叫做「他心問題」,

意思是說,我們只能直接知道我有心靈活動,

至於別人是不是跟我一樣有心靈活動呢?

那是沒辦法知道的。

 

在國中的時候,我就在作文上寫了這個問題。

因為,在我看來,班上的那些人,

怎麼看,

都不像是有深刻的心靈啊!

感覺,就是只有小腦、連著四肢、肌肉在活動而已。

不像有大腦啊!(這樣說的我真的很壞)

 

真的,他人有心靈嗎?

因為我們的國文老師大寧老師,是哲學家,

所以他可以跟我談。

不過他的評語回應我忘了。

 

所以,說到×熙,雖然這樣很不好意思,

可是她就自詡為行為主義的信徒嘛!

人只有行為,沒有心靈。

面對這種想法,我也是沒辦法了,

就是只有小腦、連著四肢、肌肉在活動……

 

××××××

 

對於我來說,我就是覺得,世間的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怎麼心靈平靜,消除煩惱和痛苦。

也就是說,

只有內心的課題才是重要的。

 

但是,我覺得這一點,外傾的人真的不會理解。

譬如說,之前講過,

通識課的學生就在考卷上寫說:

 

「我不懂屈原為什麼會寂寞耶?

像我,覺得寂寞的時候,就找人出來吃飯唱歌,就不寂寞啦。」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只有小腦、連著四肢、肌肉在活動……

 

但是我說的煩惱、痛苦、寂寞,不是這種層次的事。

怎麼說呢?

 

前天看到fb的今日回顧,是我在高鐵上讀著河合隼雄的書,

不知道是哪一本,大概是《閱讀孩子的書》還是《故事裡的不可思議》,

總之,

是談一本叫《少爺》的書(確定不是夏目漱石),

故事大概是說,

「洋」和他的哥哥,一家人,經過太平洋戰爭,生離死別,

人生天翻地覆。

之後的某天,兄弟重聚,看著滿布烏雲的天空,

「洋」說,

在雲的後面一定有北斗七星。

 

於是兄弟倆,不禁同時想到,在戰前,一起去天文台看星星的往事。

當時解說員說,十萬年後,北斗七星也會變形。

此時的他們,想著的是:

 

「自那之後,不過才幾年的光景,從經歷父親遽逝到寄人籬下,

過去兩人認定永恆不變的事,如今卻滄海桑田,什麼都變了。」

 

我說,人生的煩惱、痛苦、寂寞,說的是這個,

也就是根本性的無常和空虛。

 

所以說,外傾的小朋友真的不能理解這種寂寞呢!

這也是天性所限,一樣是沒有辦法的。

 

說起來好玩,之前看張祥龍的論文集,

是哪一本,唉又想不起來了,年紀大了。

他就說到「有害的虛無」(不確定是不是這個詞),

大意是說,

世界是無常的,人生是短暫的,這些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而世間的一切,不管是價值、成就,

放在短暫的時間中來衡量,都沒有意義,這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但是,

如果這樣想下去,那麼結論就會是有害的,

不能有什麼正面的建樹。

 

但是我反而覺得,這樣才好。

知道世界無常,人生短暫,

還浪費時間去追求世間的成就,那才是頭腦有問題吧!

 

××××××

 

所以,講了半天,自我剖析,我,就是這樣的人。

 

還記得剛上大一,

18歲的小朋友,不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嗎?

有次,跟附中人社的同學學長學弟,在威毛家。

說到「將來想做什麼」,

每個人都有宏大的夢想。

對了,我記得那天好像正好是什麼選舉的開票日,

我們是一邊看電視一邊聊的。

 

然後,我就孤僻嘛!沒有什麼遠大的目標,

我就說,我想要隱居,不問世事。

然後大家都笑了。

 

1991,那是33年前的事了。

但是人真的不會有什麼變。

現在還是覺得,

必須活在社會之中混飯吃,真的是迫不得已的痛苦事。

真的沒辦法。

雖然說,現在的工作,已經是最接近理想的工作了。

 

所以我還是不想下山吃飯,

雖然小朋友有時候會邀我(雖然我覺得有時候也是說說吧),

但是我這種個性,

連帶地,就對物質性的生活,沒有什麼想追求的。

吃學餐就好,

一個人外帶回研究室吃就好。

 

不過,很感謝親愛的×嘉,

幾年前帶我去吃日本料理,

於是我終於在半百之年,

吃到了蕎麥麵,和海膽。

 

「原來是這種味道啊!」

 

不過,也沒有想過著天天吃美食的人生啦。

 

××××××

 

所以,講了半天,回來說拜金女和拜金男吧。

也就是說,

我了解這種追求世間成就的人生。

 

但是我不是。

我只想平靜地度日,讀讀書,想睡就睡。

如果將來禪觀有成,希望能夠少一點煩惱。

 

然後早日退休,早點跟世界保持距離。

 

說起來,現在會這樣講一堆話,就是因為累積太多煩惱了!

如果有一天退休了,

就可以關掉社群軟體了。會有這一天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bo 的頭像
    rubo

    rubo's blog2 2006.6.4~2013.9.3~2023.5.1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