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一篇「三國志裡不被注意的大人物!」,
這次再做一點點補充。
一樣是以電玩三國志九的人物與臉譜為依據。



王肅,王朗之子,曹魏經學家,
他的新經學一反兩漢師法家法,
開創了新學風。
但他也偽造了《孔子家語》、《孔叢子》。



王經,因為效忠曹魏,
與母親一起被司馬昭所殺。
《世說‧賢媛》:
「母都無慼容,語之曰:
『為子則孝,為臣則忠。有孝有忠,何負吾邪?』」



李豐,「才性異」理論之主張者。
《世說‧文學》注引《魏志〉:
「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也。
尚書傅嘏論同,中書令李豐論異,
侍郎鍾會論合,屯騎校尉王廣論離。」



孟宗,吳人,
二十四孝「孟宗哭竹」故事的主角。
想治母親的病,
結果哭出了孟宗竹。今天還到處可見呢。



韋昭,吳國史學家,
他的《國語注》是此書現存最早的注本。
據說《三國志》吳書部分取材自他的作品。



馬鈞,魏國的科學家,
發明了龍骨水車,復原了指南車,
還改良了諸葛亮發明的連弩。
據說他也發明了爆竹。



崔琰,魏臣,
因為儀表不凡,作為曹操的替身接見匈奴使節。
此即「捉刀」一語的典故所出。



張魯,割據漢中的五斗米道教主,
道教張天師張道陵之孫。
據說現存的《老子想爾注》是他的作品。



曹沖,曹操之子,
也是有名的神童,「曹沖秤象」故事主角。
要怎樣用船秤出大象的重量?想想吧。



笮融,中國佛教史的重要人物。
《三國志‧劉繇傳》:
「笮融…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
是最早的奉佛者之一。



許劭,漢末有名的人物評論家,
「月旦評」一語之典故所出。
據《後漢書‧許劭傳》,他評論曹操的話是:
「君清平之姦賊,亂世之英雄。」



陸績,吳人,
二十四孝「陸績懷橘」故事的主角。
因為想孝順媽媽,在袁術辦的餐會上偷橘子。



華歆,魏國重臣。
他被管寧「割蓆絕交」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被認為是貪求富貴的人,
但畢竟人都喜歡看熱鬧嘛。



管輅,易學家,
卜卦十分神。
他的易學與漢易之重象數、魏晉之重義理不同,
牟宗三先生稱之為「術數易」系統。



裴秀,魏國的地理學家、科學家。
作有《禹貢地域圖》,並提出「製圖六體」的原則,
為中國地圖史之重要著作。
他兒子裴頠,就是〈崇有論〉作者。



蔣濟,魏國大臣,
作有〈萬機論〉,「言不盡意」論的主張者之一。
歐陽建〈言盡意論〉提到:
「若夫蔣公之論眸子,鍾、傅之言才性,莫不引此為談證。」



衛瓘,鍾會死在他手下。
但他與鍾家父子一樣是大書法家,
與索靖二人俱善草書,並稱二妙。
其族孫女衛鑠,
即是大名鼎鼎的〈衛夫人筆陣圖〉作者,
也是王羲之的老師。



鍾繇,鍾會之父,漢末名書法家,
據說他發展了當時前所未有的楷書,
對於此後漢字的定型貢獻很大。
沒有他,方塊字不會長這樣子。



禰衡,得罪曹操,
被他用借刀殺人之計送至黃祖處殺死。
雖然他好像只會罵人,
《昭明文選》裡面還有他的一篇〈鸚鵡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