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冷到不可收拾。
昨晚據說是7度;學校海拔更高,應該更冷吧,
晚上幾乎無法坐著工作。

上課的時候也很艱辛,傍晚時分又冷又餓,
很想吃東西,
但是又不能一面吃關東煮一面上課。
上次讀到《淮南子》這個,更是悲情:

「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飲,外束其形,內總其德,鉗陰陽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終身為悲人。」

對啊!一時之間,突然好想吃滷雞腳喔!
一鍋的滷味,還有很多肉凍,
「肉凝而不食」,真是非常具體的形象啊,
但是為什麼不能吃呢?
確實是悲人啊。

這時更能體會「能吃就是福」的真義。

××××××

這兩句話讓人很自然地想到陶淵明的〈飲酒〉: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我覺得這兩句也非常實際。
感覺就像是一個喝醉的人在那邊一直攎:
「ㄟ,再喝一杯啊。不喝是怎樣。」
但即使是陶淵明,這樣做大概也很討厭吧。

隨手拿起某人寫的《箋注》,上面的注釋引的是張翰的話:

「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桮酒!」

我不想喝酒,我只想吃雞腳凍。

××××××

再看下面兩句: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注釋說:「意謂世人所以愛護貴重己身,豈非欲長生乎?」
這倒是有點奇怪。
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要連下句讀: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換言之,雖欲求長生,但生命實如流電短暫。

不過似乎也不必這樣解釋吧。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直接看成是「且趣當生,奚遑死後」不是很好嗎?

××××××

陶淵明真是好。
翻著翻著不知不覺又流連起來。

有時候一切只是小小的幸福;即時一杯酒,一鍋滷雞腳。
「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
這裡面就包括了人生全部的溫暖與解決啊。


補充:
另一本《校箋》羅列了歷代說法,
爭辯這首詩是在談及時行樂還是及時立名。
其實不如說是及時自得吧!
然則,酒其實不必是酒;
就像對張翰而言,一杯酒或東吳的篿菜羹是一樣的,
因此是酒或雞腳凍也無關宏旨。
那只不過是象徵適意自得的幸福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