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jpg - 面具

 

如果波多野結衣悠遊卡最後出了,我應該會去買!

這是為了表達我的不滿。

不滿什麼?

不滿這個世界所顯露出的自我的空虛。

 

其實這裡的問題是:

世人,只能只會用職業、身份、地位來看人。

除了這些社會性的標籤、或分類之外,

彷彿人就什麼都不是了。

在他們的認知之中,「人」只是這樣的東西。

 

這就跟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的「9527」一樣:

 

9527.jpg - 面具

 

9527就是你的終身代號。」

 

當變成9527之後,唐伯虎就不再是唐伯虎,

他沒有了自我,只是一個體制內給予的編號,

「死做活做像條狗,被人罵不能汪汪叫」。

這就是社會的縮影:

妳是AV女優,

你是大學教授,

你是台北市議員,

除此之外,就什麼都不是了。

 

可是我們當然知道,

你或我,都不只是一個身份、不只是9527而已。

難道你失去大學教授的身份,

失去名片上的頭銜,

就不再是你了嗎?當然不是吧!

每個人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

職業、身份那些東西,

無非只是社會附加給我的一層外殼而已;

外殼會變,但自我應該是「其體自若而無變」的。

既然如此,

為什麼我們只會把別人看成9527、或AV女優,

而不能把她看成是一個人呢?

 

如果你只會把別人看成AV女優,

不能認識、了解別人也有自我、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那不也就表示,

其實你自己正是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只是個9527

而不是一個人?

 

如果拿掉你的職業、身份,

你還能夠回答得出來「我是誰?」嗎?

 

其實,用榮格的理論來看,

把自己活成9527的人,

也就是對自己的職業、身份、地位沾沾自喜,

以為這些就等於是全部自我的人,

其實是被自己的「人格面具」的原型力量吞噬了,

而忘了真正的本我是什麼。

這可是一種心理疾病!

而這正是現代人的普遍悲哀:

社會的力量如此強大,

以致人的自我被吞沒了,只剩下社會性的功能而已。

 

而且,坦白講,其實對AV女優的批評與厭惡,

則只不過是你自己人格面具過度擴張,

在潛意識中由於過度壓抑本我,

所產生的「陰影」的向外投射而已。

換言之,

批評AV女優,其實批評的是你自己的空虛與社會化。

 

想起羅素也有一篇短文〈論人的歸類〉,

他說: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竟被人用某一個特定形容詞歸納進去的時候,很自然地都會體驗到自己的人格被看成那麼簡單的不快感。我們都不甘心自己被分類,我們都感覺到自己不只是那樣子。」

 

這篇文章寫在1930年代初期。

但顯然在2015年的現代,

人們已經對被自己的社會標籤沾沾自喜了。

 

他又說:

 

「了解別人是不容易的,而不了解這種困難情形的人是絕對無法做到的。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只用把人歸類的方法,而最重要的事情莫過將那一層由無所根據的侮蔑而來的『唯我獨尊』丟棄。」

 

在這次的事件中,人們有做到這一點嗎?

 

所以說我很不滿。

2015年的現在,

人們一個一個都是把自己活成9527、無比空虛、又無自覺的可憐蟲,

自己活成9527

並且把別人都當成9527

這就是此次波多野結衣事件的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