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南亞系最不想看到的TA學長」×安那邊拿到「能條中毒」T恤;

簡單說,我算是被陷害了。

夏天時,收到訊息:

 

「乃木坂真夏的全國巡迴演唱會T你要不要帶一件

 

我想:這個人會不會太拼命推廣乃木坂?到處推銷啊。

大概是因為去年國文課的恩情,想送小東西給我吧。

 

「好啊,有人要出錢我欣然收下。」

 

開學後,跟我說可以買了。我說:

 

「不是說要買來答謝我嗎?」

 

………

自己出錢,

我要準備去握手會,不能多花錢。」

 

結果就是他下訂,我付錢,

而且一件T1200元。

不過,其實我本來也就不打算收學生的高價禮物,

所以就當好玩吧。

但是這好像是叫生誕T,也就是成員的生日週邊。

是能條愛未的T恤。

 

據說×安下一步想送主任一件和田まあやT恤,

最終目標是系上老師一人一件。

對於這種手法,大家要小心。

 

××××××

 

能條愛未是乃木坂46笨蛋王。

不過,既然有了T恤,就再去wiki調查一下。

原來,像這種大型偶像團體,

「都是以『選拔成員制』來決定參與單曲和上電視的成員」,

選上的就是選拔,

沒選上就是アンダー,under

而這位能條愛未,就是「不常進入、或從未進入單曲選拔名單的成員」,

「相當於團內的二軍」。

真是可憐啊。

 

說來under這個詞還真是充滿惡意,

選拔在台上唱唱跳跳,

under只能在台下看。不是很有畫面性的悲慘嗎

 

看到這邊,不禁覺得,

這類操作手法的開山祖應該就是早安少女組吧

也就是說,

販賣偶像,等於販賣故事,

賣的是選上、或選不上的糾葛痛苦掙扎煩惱。

這不就是某學長的「革命情感」故事嗎

當時也是一邊看著「五花八門淺草橋」裡早安少女組的奮鬥,

一面和自己的論文奮鬥。

 

××××××

 

只是under這個說法,

卻讓我覺得就像是人生的投射、或隱喻似的。

 

被大人的意志擺佈,

於是有人成為選拔、甚至是選拔中的center

也有人淪落為長年under

我們不也是如此

被某種不知道是什麼、或知道但不好明說的力量操弄著來來去去。

 

當然,under正是我的存在自身。

對我而言under很好,沒什麼不滿,

我也並不想追求選拔的人生。

這裡的問題,

只是對於人生總是不由自主、總是被某種「營運」控制這事,

略為喟歎一下而已。

就這一點,選拔和under是一樣的。

問題是,這些事難以說明。

再寫下去就變成批評體制了,還是算了吧

 

只是,

或許真正優秀的偶像,就像80年代的松田聖子那樣,

總是一個人乘風破浪的。

對她而言,

不必依附在偶像團體的框架之內,

也獨自超越在選拔、under的問題之外,

這麼說,就不免想到印順法師,

這位「玄奘以來第一人」或許就是因為完全在體制之外,

所以才能這麼自由自在的讀書寫作吧。

 

只是時代改變了,

正如今天的偶像不混跡在大團體之中就無法生存,

於是under就成為命運的必然。

不是混不下去自己畢業(被解聘),

好一點也就一直撐到年紀到了才畢業(屆齡退休)。

 

這麼說,橋本奈奈未是不是更讓人羨慕佩服了

完全不回頭地離開了,

即使畢業前大人們還想撈一筆,

將她推上來當center

 

××××××

 

「銼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昔我與君始相值,爾時自謂可君意,結帶與我言,死生好惡不相置。

今日見我顏色衰,意中索寞與先異,

還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鮑照的〈擬行路難〉,

不正是under的心聲、也是一切偶像的心聲,

同時也是所有人的人生嗎

我們的人生,

總是被所值所遇決定、像是被什麼吹著飄盪來去,

無定無常,

卻不知道為了什麼。

然而一切都太快了,

即使遇到什麼,也是轉瞬間就過去了。

 

前兩天,想起1991年菊池桃子演的「nurse station」;

當初這戲在衛視中文台播時的譯名是什麼

卻想不起來,

怎麼查也查不到了。

所以就隨便稱之為「愛在護理站」好了。

 

1991年的菊池桃子也很可愛啊,

那年我才大一耶。

但是真的過得太快了,

「不忍見之益愁思」,

25年一下子就過去了。

 

能條愛未20161024.jpg - 面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