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準備講義,增加一些原始佛教的材料。

在《長老尼偈》中見到耆婆(獅子尼)的偈,

後半我已經貼出來了,

好像也嚇到一些小朋友

 

「思惟不正,欲貪所惱,心地散亂,所思不成。

安樂想所牽,貪欲心所虜,煩惱皆充滿,不得心平靜。

皮膚黃瘦色又醜,到處徘徊七年間,我為煩惱苦之甚,晝夜不能得安樂。

取繩入森林,不再行俗事,此處我縊首,對我為相宜。

將繩掛樹枝,造一堅吊索,投首入索中,爾時心解脫。」

 

總之,看了就知道,

這是獅子尼上吊自殺前寫的絕命偈。

他說,

過去因為邪見、煩惱,而心不能平靜;

年紀變老,皮黃色醜,7年來日夜不安。

所以拿著繩子進森林吧

在這裡自縊是最好的,

如此一來,就可以心解脫了。

 

有點嚇人,但這是真的

關於自殺

本來佛陀教「不淨觀」,讓學生觀察身體是臭皮囊,

於是許多學生因此自殺。

《雜阿含經》809就寫說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

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當時有一個比丘,就拜託鹿林梵志子比丘你殺了我吧。

於是鹿林梵志子照做了。

誰知鹿林梵志子還做上癮了,去問大家

有誰需要幫忙的

結果大家都從房舍出來,

說,我!我!

於是,

 

「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也就是陸續殺了60人。

 

某天,佛陀發現不對勁了

 

「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

 

意思是說:奇怪,為什麼學生變少了

於是才教學生「數息觀」作為補救。

 

這故事是不是有點駭人

 

××××××

 

打岔一下。

我想到梁朝偉的電影「超時空要愛」。

穿越時空、來到三國的一群人,

必須和關羽同時一起死,才能回到現代,

所以,

 

「為了我們大家同一時間死,我負責砍他,你負責砍我,

大家先排成一列吧

 

「那誰砍我」排尾的問。

 

「自砍囉

 

「阿哈

 

××××××

 

像這樣,

這是一個有點偏激的故事,請大家不要學。

 

話雖如此,但是獅子尼的痛苦,

也是經過千年的時間,透過字面,清楚表達出來了。

確實,人生很苦吧。

我也已經到了可以理解的年紀了。

 

是說,同篇前後,都是比丘尼們自述一生的偈。

像是遊女毘摩羅(無垢尼)所說

 

「我執著美貌,運譽使目眩,我恃己年少,眼下視他人。

愚人語麤野,且以巧裝飾,娼家門前立,張網如獵夫。

秘密露多飾,故意使人見,嘲弄數多人,樣樣行幻術。

我今已剃頭,衣被僧伽梨,托鉢出巡迴,樹下得無尋。

天界與人界,諸軛總共斷,諸漏此已盡,清涼得安靜。」

 

這是對情愛的後悔吧

曾經自恃年輕美貌、玩弄男人的無垢尼,

最後看破這一切的空虛,

得到解脫。

 

真好

自殺雖然不能學,

但是後悔,是一定會的啊

不管是誰,總有一天,追悔人生的時刻一定會來臨。

↑我好像說了一句名言。

這就是人生。

 

××××××

 

因此想要點首歌給無垢尼。

 

長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長崎今夜也下了雨」,1969

正好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

感覺很適合。

 

像這樣的歌曲,他的好處,

就在把人生的悔恨,表達的若有若無啊。

正所謂,

「不著一字,盡得悔恨。」

 

「為了你一個人,賭上的戀情,

信了你愛的語言。

 

尋找著、尋找著追求著,

一個人,一個人徘徊的話,

走起來哀傷的石板路,

啊啊,

長崎今天也下了雨。

 

臉頰流下來的,淚之雨水,

命也好、愛也好,明明都捨棄了。

 

這顆心、這顆心搖擺不定,

喝吧、喝吧喝到大醉,」

明知酒裡沒有怨恨,

啊啊,

長崎今天也下了雨。」

 

這句「明知酒裡沒有怨恨」,

對照原文,該是「明知對酒沒有怨恨」,比較正確吧。

但是有時候故意的誤譯、改譯,

好像也有意思。

 

「明知酒裡沒有怨恨」,但還是把他吞下去。

吞下去,仍然有恨。

多好

這不也就是若有若無的悔恨嗎

 

這裡是鄧麗君的版本。真是好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