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的北海福座.jpg

 

今天掃墓,一早就去北海福座。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多準備了一份供品,

除了我爸之外,也是給阿姑、和姑丈的。

經過35年之後,他們終於又變成鄰居了。

 

之前好像提過,阿姑家是開小書局的。

其實阿姑,並不是血緣的阿姑,

而是我爸的結拜妹妹。

我爸是台南人,

阿姑、姑丈是彰化人,

一樣都是民國50年左右從下港來到台北打拼的人,

大概是種出外人的革命感情吧。

 

但究竟到底是怎麼認識的,我也不知道,

聽說好像是吵過一架,就結拜了,

聽說是這樣。

 

我爸是開電器行的,從菜市場門口的小攤位開始;

姑丈是開書店的,也是從到處擺路邊攤、躲警察開始。

同樣地,後來都存錢開了店,

最後,他們死後,這個行業也變成夕陽行業。

這也是一樣的。

 

我爸脾氣不好,因為身體不好,自然也脾氣不好。

但是阿姑也不輸人,從她綽號「火車母」就可以知道了,

罵人的聲音是響亮無雙的。

據說,

阿姑和姑丈吵起架來,連洗衣機都可以用菜刀剁爛。

這樣吵吵鬧鬧一輩子,也是一種夫妻,

人生真是不可思議。

 

某次,節儉成性的姑丈來我家,

我爸劈頭就說:

 

「楊仔你現在不錯喔,襯衫都穿進口的!」

 

隔天,阿姑「火車母」就跑來罵了:

 

「老大!你不講話是會死喔!」

 

夫妻為了一件襯衫又吵架了,我爸只好苦笑,默默被罵。

 

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

就到阿姑家的書局借書來看,看完再借,借了再看。

可以說讀書的啟蒙就在這裡。

從大山的武器圖鑑、戰爭史,到世界的科學讀物,

從漫畫,到金庸和瓊瑤小說,

什麼都亂看。

想起來真是很幸福。

 

後來我爸生病,我們兄弟也被阿姑照顧了一陣子。

去他家吃飯的時候,

我還問說「阿姑你們家的飯只有這些嗎」,後來成為笑談。

 

35年前,我爸先走了。當時我是國中生。

十多年前,姑丈也走了。

去年底,阿姑臥床幾年後,也去了。

如今,他們變成北海福座樓上樓下的鄰居了。

 

××××××

 

之前好像也說過,從前的書店,

都會在門口用繩子、夾子吊著報紙雜誌來賣。

那個風景,真的很懷念。

會吊在門口的,有什麼呢?

有英文的台北時報,

讀者文摘,

愛情青紅燈,

差不多是這類的東西。

 

還有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書,是《人性的弱點》。

之前也提過吧!

那個封面,是顆溶化中的骷髏頭,

小時候看了,覺得很恐怖,

所以一直沒有借來看。

 

於是去年年底,在阿姑去世之後,

我買了本《人性的弱點》,

算是完成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遺憾。

在心裡,也覺得好像是對小書局回憶的重現,

畢竟,書局已經不在了。

 

現在的版本好多啊!

我挑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完整的譯本,

但封面就不是骷髏頭了。

 

《人性的弱點》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現在看了,

覺得這本書確實不適合我啊。

其實,

我真的不曾「贏得」朋友,

願意當我朋友的人,

真的,都是好人,

願意不嫌棄我這個古怪的邊緣人。

至於「影響」,

我只擔心,我有沒有給別人帶來壞影響啊。

 

還有,我開始沒事就買《讀者文摘》了。

這種人畜無害的雜誌,真好。

讀著讀著,常常懷念起當時的無憂無慮。

 

××××××

 

於是今年在樓下擺完供品,拜完,

到我爸住的樓層看看,

又爬到樓上,去看看阿姑和姑丈。

 

我忍不住對他們,時間過得真快,

當年我還是小孩,

如今,我都已經要50歲了。

 

希望他們在這裡也常常串門子。

將來那一天到了,我希望也可以來這裡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