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課堂上播電影「巴黎單身派對」;
之前也說過,這部片子我本來是在國光客運上看的。
DVD的版本比較完整,有一點點裸露的鏡頭喔。

看完後,下週才要討論。
但是在路上偶遇幾位東南亞小朋友,於是先問感想。

×惟(男)面帶微笑:
「我看見她的胸部,她在按摩…原來是得到腫瘤…」一面在胸前比劃。

×韻(女)眼眶泛淚:
「我看了覺得好傷心…還哭了…」鼻子一邊抽慉。

想不到竟然有這樣天差地遠的反映!難道是性別差異!
再多問幾位,

×瑩(女):
「好浪漫~」
×欣(女):
「好情色~」
×銚(男):
「看了覺得…空空的…」
×博(男):
「不懂…她最後為什麼要嫁給那個男的…」

總之反應很有趣。

××××××

幾年前不覺得,現在重看這部電影,
發展它真的很「中年」啊:
工作升遷、身體生病、愛情無著落,
在教室裡看著看著,
突然覺得有點像是在講我自己啊!
這就是中年人的共鳴。
好悲哀。

××××××

今天就比較雜亂一點,把一些零碎的東西也寫在這裡好了。

前一陣子亞投行的問題吵起來了,
關於這件事,卻是讓我想到周星馳電影「逃學威龍2」裡面,
那個阿當史密斯國際學校的外國人學生「亞伯」,
應該有人還記得吧!

https://youtu.be/x_3sY_ozgWU?t=33m53s

第一天到學校,周星星就收到亞伯這個小弟,
因為「亞伯在學校什麼會都加入了,
從班會到黑社會,所有會費都交齊了。」
他說:
「每個老大都要錢的嘛。」

姑且不要管亞投行該不該加入,
這不是跟台灣的情形很像嗎?每個老大都要錢的嘛。

對我來講,社會的也好、政治的也好,
所有問題的意義,不過是個人視角的反應;
也就是說,
這件事如果有意義,不是因為他有客觀意義,
而只是因為它對我有意義。
所以這種情形,就讓我格外地感慨。

××××××

然後也是雜亂的事。雖然不知道會不會被打?

前天去聽老闆娘的演講,
聽到「充軍到寧古塔」,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
心裡雖然明知道是寧古塔,
但是又忍不住浮現「靈骨塔」的字型?
「充軍到靈骨塔」,讓我拼命忍笑。

當然演講好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