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刻為止,我已經連續在外奔波勞碌11天了,
非常疲勞。好累。

尤其昨天,推甄的事忙到虛脫。
一個一個學生進來、問、出去,
越來越茫然空虛。
坐上末班車,
回到家已經是1點多。

××××××

推甄,其實也是某種「識鑒」。
最麻煩的事之一,
是審查資料與本人程度之間的落差:
往往資料廣受好評,
結果一問就不是那回事。

這次有幾個小朋友也是這樣。
看起來程度不錯,
對某一領域的專門文獻很熟。
不過我倒是一開始就覺得有問題。
為什麼?
我只是覺得,如果是我,
知道那些書的重要性和意義的話,
決不會只是一筆輕輕帶過。

當然這只是感覺;
但不幸被我言中,一問三不知。
這麼說來,
從前也有小朋友在資料裡說喜歡讀《昭明文選》呢。
當然,這也是有可能。

「知人之淺深,實復未易。」
葛洪此言實在。
所以面試確實不可免;雖然累死人。

××××××

考試前,一個大三的小朋友跟我說:

「老師!我推甄那時候,你都不問我問題!為什麼!」

可是我真的不記得啊。
我好像也不會記得面試過的學生,
即使他可能表現很好。
這應該算是缺乏「人倫識鑒」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