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純學術的發問。
日前讀《世說》劉注,看到所引《荀粲別傳》說:

「粲常以婦人才智不足論,自宜以色為主。驃騎將軍曹洪女有色,粲於是聘焉。容服帷帳甚麗,專房燕婉。歷年後婦病亡。未殯,傅嘏往喭粲,粲不明(哭)而神傷。」

這是說,荀粲認為女人的才智沒什麼好說的,
重點在於美貌。
他聽說曹洪的女兒很漂亮,於是娶了。非常愛她。
沒幾年夫人去世。
荀粲非常傷心。
這件事,以前在「女子以色為主」這裡說過了。

但是《別傳》繼續說:

「嘏問曰:『婦人才色,並茂為難。子之聘也,遺才存色,非難遇也,何哀之甚?』粲曰:『佳人難再得!顧逝者不能有傾城之異,然未可易遇也。』痛悼不能已已。歲餘亦亡。亡時年二十九。」

傅嘏對他說:女人才色並重比較難。只要美色,也不難遇到,
何必那麼傷心?
荀粲回答:不!佳人難再得!我太太雖然不是絕色,
但也不容易遇到啊!
於是傷心過度,死了。

問題是:那到底在三國時代,正妹多不多?
是傅嘏說得對,「非難遇也」,
還是荀粲說得對,「未可易遇也」?
又或者世間雖有小喬,
但一般人只能跟曹操一起站在銅雀臺遠目?

這裡有之前貼的傅嘏頭像,可以參考。

××××××

其實只是巧合。《墨子‧公孟》:

「今夫世亂,求美女者眾,美女雖不出,人多求之。」

看到這邊,又覺得到底戰國時代美女到底是怎樣;
也許墨子夫人真的只有一件衣服吧。

還有,《說苑》卷8:

「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所以網路上到處見到女性互稱「正妹」,
因為不這樣裝模作樣的話,
「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嫉妒別人,有自陷於醜婦的危險啊。

結果還是沒有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