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人人愛,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前天就聽到好笑的故事,
內容包羅萬象,
有交友網站、九九神功、搞什麼鬼的肥油、每次不一樣的戀愛史…;
真是誇張。

告訴我這故事的人,也被「想像中」的流言困擾。
沒辦法的,人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

因為這樣,讓我聯想到網路世界的恐怖;
最近,我的無名就被學生們發現了,
桂珍學姐也是經過辜狗找到我的。

在此拜託加我無名好友的人,請把我的本名擦掉吧。
這樣至少可以藏得好一點。

××××××

成為八卦或流言的主角,確實是身不由己的慘事。
但問題的關鍵,除了個人隱私之外,
恐怕還是被他人議論的不自在吧。

想到去年看的張松輝《莊子疑義考辨》。
不知道講到什麼鬼,作者忽然很有感慨地說:

「我就年輕時就被說是書呆子,但我喜歡這樣。
成為書呆子,就能得到別人的容忍,
不再需要遵守許多社會上的規則。反正我就是書呆子嘛。」

如果用這樣的方式武裝起來,
也就可以大無畏地面對流言了吧。

××××××

於是就過渡到王陽明了。
《傳習錄》說:

「(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外無物」,
許多學者採取的是柏克萊式的解釋:「存在,就是被感知。」
所以,我不看花時,花不存在;
我看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但我想這是錯的。
《小王子》已經說得很明白。
雖然花園裡有五千朵玫瑰,但B612小行星上只有一朵玫瑰;
那才是小王子的玫瑰。
所以狐狸對小王子說:

「再去看看玫瑰花吧。你會瞭解你的花兒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同理,反過來說,
對花兒而言,當她不看世界時,世界也是「同歸於寂」的。
這就是王維〈辛夷塢〉要說的: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對人而言也是一樣。

「(羅漢桂琛)問云:『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云:『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
師(法眼文益)云:『在心內。』
地藏云:『行脚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

石頭是在心內?在心外?
小王子、王維、桂琛和王陽明是知道答案的。
他們可以打一桌麻將。

××××××

回到八卦的問題;
「心外無物」,這樣也許有助於面對流言吧。

但我想我們的社會也是有溫暖的。
從2005年之後,「宅」這個詞彙的出現,
對於厭離世界的人而言,無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藉口,
省去了許多麻煩。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帶著書寫工具和油燈,
躲進廣大、封閉的地下室盡頭的房間裡。」

卡夫卡說的。願他與世界同歸於寂。

××××××

但其實上面都扯太遠了,
反常地寫了這麼多,都是一個好笑的流言害的。
而我無非只是要說,
世界繼續它的運轉,一年容易又除夕,如此而已。

大家恭喜。
願此時世界與你同歸於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