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成語是這樣來的啊。

《史記‧春申君列傳》:
「太史公曰:…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乃是也。』」

一般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典故,
只能像這樣追溯到《史記》;
雖然知道它是當時已有的成語,卻不能知道出處。

前兩天翻馬王堆出土帛書《黃帝四經》,
才知道《十六經‧觀》裡面即說:

「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那麼原始的出典其實就在黃老帛書囉。
《史記》說它是「道家之言」,正好與之符合。

誰能想到,解答居然在1973年挖出來的文獻裡。
二千年來,百姓日用而不知,
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