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廁所書是《性張力下的中國人》。
這書買好幾年了,
一直擺在書架上,最近想到才認真拿來翻。
回想起來,當初是因為作者的名字而買的,
江曉原—這人其實是個天文學家;
之前讀他寫的《天學真原》、《天學外史》,覺得很讚。
特別是後者,好看喔!
之前好像也在網誌上推荐過。
精通文史的科學家,真的很恐怖。
真是的從外太空談到內子宮:
這本就是談「性」的,
一開始正是以柳宗元〈河間傳〉為引子。
不過,和一般用佛洛伊德性壓抑那套來解釋不同,
他的看法是提出性張力的概念;
我是覺得,這似乎有受到傅柯影響的痕跡。
不過總之很有趣,
雖然還沒看完。
××××××
跟這個倒無關。
見到引文材料有《國語‧周語上》這段:
「恭王游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於王。夫獸三為群,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眾,王御不參一族。夫粲,美之物也。眾以美物歸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醜乎?小醜備物,終必亡。』」
大意是說:
密康公跟著周恭王一起出巡,
竟然有三個女人主動跑來要委身(!)於密康公。
密康公的老母勸阻他:
不行啊!一定要把女人獻給周王!
三獸為群,三人為眾,三個女人叫「粲」(中略),
粲,是美好的東西啊!
你何德何能、可以遇到這種好事!
原書引此,是說上古女性選擇婚姻以及性關係的自由度,
並非後世通常所想像。
這個故事其實《史記》、《列女傳》也有。
只是,三個女人主動跑來,
喂!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好的事!
不過,我看了之後,
想的倒不是這個,而是:
「為什麼女人有三個就是好?」
找出我的《國語集解》,韋昭注:
「粲,美貌也。」
但是,這不是很奇怪嗎?
按照這個解釋,「女三為粲」,意指「女人有三個,就漂亮」,
但世上女子,說不上美的也不少啊!
(剛剛突然覺得寫「醜」好像會被罵。)
三個女人站在一起,
應該不會突然都變成美女,我想。
找出《史記》,《正義》引曹大家則是說:
「群,眾,粲,皆多之名也。」
然則按照此一解釋,
1、「女三為粲」,「女人有三個,很多」;
2.「夫粲,美之物也」,「多,就是美好的東西。」
二項相加:
「女人有三個,就是美好的東西」。
意思不是一樣!
他該不是相信「數大就是美」吧?
總之越想越覺得哪裡怪怪的。算了。
對啦,會這樣無聊亂想,我也真是窮極無聊。
××××××
還有這個,讓我忍不住想為之一哭;
《禮記‧內則》:
「故妾雖老,年未滿五十,必與五日之御。」
姑且不管「五日之御」的解釋,
但是,過了50歲,就會被踢出侍寢的行列了,
好過份!女人真的好可憐!
××××××
不過我也有認真的問題可說。
談到上古禮教的觀念,引用《孟子》: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
作者的按語是:
「看來男女之間手的接觸(禮)已經被當時一些人強調得過份了。」
很謹慎小心的判斷。
確實,仔細一想,這段話要當史料的話,
可能會有相反的解釋:
1.當時社會「男女大防」甚嚴,淳于髡對此禮教不滿,提出批評。
2.當時社會「男女大防」甚鬆,但是孟子還在鼓吹此種不合時宜的禮教,淳于髡對其迂腐加以嘲諷。
到底是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