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亂花錢了,買了jazz from america,20CD;
不愧是法國人的品味,聽來真舒服。
目前聽到第9張而已,
一面聽,一面陸續轉成mp3放到電腦裡。

從前我是堅持直接聽CD的。
自從某天(大概是3年前左右),
發現原來現在的硬碟做到那麼大了!
就算把所有CD都存進去沒關係啊!
就開始慢慢製造mp3檔案了。
目前有34.8G,
才這樣。也許是早期存成128K音質的關係。
檔案夾748個,
但因為夾中有夾,應該沒有748張CD那麼多吧。
聽一輪,
Media player估算說大概要491小時。

不過,儲存空間變成那麼廉價的東西,
真是不習慣。
我碩士班一開始用的電腦,硬碟才40M呢。

××××××

這幾天在看《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故事的本身是另一個問題;
不過,
看到紅仔描述白妞的不幸的這句話:

「才華這東西和容器一樣。無論多麼努力,那尺寸都不太會改變。而且超過一定量的水是裝不進去的。」

這不就是王充說的嗎!
《論衡‧命祿》篇:
「器受一升,以一升則平,受之如過一升,則滿溢也。」
雖然很殘酷,但也是事實。
做不到的事就是做不到,
沒辦法。

「這即是說,就是像魯蛇一樣的人,也要安於自己的魯蛇地位,要認識到自己的本性就是魯蛇,當魯蛇也就心安意足了。」

這是《魏晉思想史》講到郭象「適性逍遙」時的一段話。
原文「魯蛇」是「皂隸」。
不過看著看著,簡直是在說我啊!
所以上課就直接這樣念出來了。

確實,人的性分跟電腦硬碟的容量不一樣,
人生,能夠塞進去的東西是有限的。
好吧,
就算可以存在電腦裡好了,也沒有從頭聽一輪的餘裕。
特別是都過40歲了。
真的是很悲哀的事。

這麼說來,
都已經步入中年了,一事無成;
此時的我,才在亂買書亂買CD,到底還能做什麼呢?
徒自苦耳!

××××××

這就想起最近很紅的高中生人文經典書單。
坦白說,
好幾本我都只翻過幾頁就擺著了。
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的啦。
順便一提,
我覺得最簡單的應該是《第三種猩猩》。

但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有回憶了。
高中的時候買了,
純白色書皮,是哪家出版社的呢?忘了。
後來就捐給附中人社當成社團藏書了。
此時,不知道那書在哪裡?
說不定已經被丟掉了。

那時候看懂了嗎?
沒有,只是當成文學作品之類的讀過去了。
後來上哲學系西哲史時,要寫讀書心得,
又去圖書館借了一次,
也是隨便交差而已。

這麼說,到底高中生要不要讀這些書呢?
很難說。
人生的容量不是無限度的,
就算一時存進去的東西,也常因為空間不足而刪除。
但是,
這麼說來,也許人生的容量就像浴缸一樣,
當然每個人的尺寸都是有限的;
但是要一開始就倒滿水,
將來「嘩!」地一口氣坐進去再通通擠出來倒掉?
還是一開始倒少少的,
等坐進去再慢慢把水補滿?

總之,
別像我這樣初始就是空桶,
現在補水也已經徒勞無功,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