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

926

讀到這個小故事,
註腳上是說出自《印度童話》,Fairy Tales of India。
但正如圖片所見,這是個佛教故事,
所以,
上過思想史的人應該猜得出來,
這個故事是要講什麼吧!

如果我的手、腳、身體都可以換掉,
「那正活著的究竟是他自己還是別人?」
也就是說,到底我是什麼?
不用說,
故事的結果是:
最後主角遇見一個出家人,
了解了色身只是四大假合的「無我」之理,
於是問題就不存在了。
因為根本無我嘛。

我想這個故事應該出自佛經,
只是讀經太少,不知道出自哪裡。
(找到了,是《大智度論》。)

但是,這有什麼特別的嗎?
問題就在這裡:
這個佛教小故事,
根本就是「希修斯之船」的翻船啊!
這是西方哲學講到人格同一性問題的老故事了:

924

據說,這個故事最早出自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
這麼說來,希臘與印度有同樣的民族起源,
所以有類似的故事也不足為奇吧。

只是,
「希修斯之船」想解決的就是同一性問題,
到底所謂「同一個東西」是什麼意思?
如何建立?
但是,
「被鬼吃掉的手」則是想說,
從一開始就沒有所謂同一性,
認為有「同一個東西」只是凡夫的愚癡。
這樣比較,
同樣的故事,竟然有不同的意蘊啊。

前2天偶然得知,
Individual其實是divide的否定形,
也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據溫公表示:

「individual的語源就是in +divided,
拉丁文原字individuus的意思就是無法分割,所以同學你是對的!」

而佛教一開始就不認為我是不可分割的。
這種事,硬要說的話,
一定是集體潛意識的不同吧。

問我?問我的話,我當然覺得佛教是對的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