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首和歌是在《日本的詩歌其骨骼和肌膚》翻到的。

 

「就是為了遊戲而生的吧!

就是為了玩樂而生的吧!

聽到嬉戲孩童的喧鬧,

連我的身子也不停顫抖!」

 

出自《梁塵秘抄》。

 

根據解釋,這首歌,雖然從字面來讀的話,

可以看成是大人見到小孩子在玩,也覺得開心,而不自覺地搖擺起身子。

 

但根據小西甚一教授的解釋,這應該是一首妓女的作品;

她要說的是:

妓女看著嬉鬧的女孩們,想到她們最終的命運,

也會和自己一樣淪落風塵,

想到這裡,不禁悲從中來,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不已。

 

這樣看的時候,確實,這首歌,讓人覺得無比心痛啊。

 

但是,我想,更擴大來看的話,這也可以是整個人生的譬喻。

當我看見小孩子天真無邪的嬉鬧,

想到他們終究也會像我一樣,踏上人生的痛苦之路,

不禁覺得心痛、心寒。

 

「就是為了遊戲而生的吧!

就是為了玩樂而生的吧!」

 

但是,

人不是為了遊戲而生的嗎?

不是為了玩樂而生的嗎?

不,並不是。

荊棘之路,這才是人生要走的路。

這樣的恐怖與無情,讓我的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不已。

 

這就是人生啊。

 

××××××

 

這就是人生啊。

一再的失敗、再失敗。我剛才也再次失敗啦。

雖然久了就漸漸不那麼痛了,

就像是疤痕會越來越厚一樣。

 

××××××

 

正好,不是我要強調這種共時性

前幾天,

我找到19歲,應該是大一後期的照片,給小朋友看。

×汘表示:

 

「人生啊🍵

好不容易 怎麼會變這樣」

 

於是覺得這樣可以勸世,就發出來給大家看。

我順便引用《正法念處經》來勸化世人:

 

「一切眾生命,如水沫不異,如河流波動,少年亦如是。」

 

真的,看著年輕時的自己,

怎麼會忍心跟他說,將來的路會是這樣呢?

所以,真的是除了顫抖不已之外,

也沒什麼能做的了。

 

是說,《追隨直覺之路》這本書,真的很好看!

他說:

 

「正如一則佛教格言的極佳陳述:

『這個世界,如其之可怕、黑暗、殘酷,正是那完美的金色蓮華世界。』

……

你只能看著他,去認識自己的完美,

也就是說,你在自己身上,就能達到那種比痛苦、悲哀還要深刻的深度。

印度有個神祇就叫『懼怖的狂喜』。

而這就是生命的本相,一個極其恐怖的嚴峻考驗。」

 

這樣看的話,

當我看著年輕時的自己,「我的身子也不停顫抖!」

這也許就是一種「比痛苦、悲哀還要深刻的深度」了。

 

所以啊,看到小朋友們現在還很開心,真的是天真無邪,

我也一樣於心不忍。

這就是慈悲之心嗎?

 

「就是為了遊戲而生的吧!

就是為了玩樂而生的吧!

聽到嬉戲孩童的喧鬧,

連我的身子也不停顫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bo 的頭像
    rubo

    rubo's blog2 2006.6.4~2013.9.3~2023.5.1

    ru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